.,
“不對!撤!”
興慶府東城的一座府邸內,依舊作黑衣人打扮的蕭遠山,放下輪回者給他的望遠鏡,下令道。
他的身後,半蹲著數十位契丹勇士,全是出自屬珊軍內,能夠以一敵眾的精銳,聞言毫不遲疑地撤出。
這批人正是此次刺殺黃裳的劇情主力。
蕭遠山的人生軌跡,在雁門關後,還是差不多那樣。
墜下雁門關,僥幸未死,後入少林寺藏經閣閉關,偷學苦練七十二絕技,練了二十多年,實力成功削弱,得了一身走火入魔的毛病後,開始行走江湖,準備將大仇人一個個殺光。
原劇情,蕭遠山曾經怒斥武林群雄,殺他愛妻、奪他獨子的大仇人之中,有丐幫幫主,也有少林派高手,這些人隻想永遠遮瞞這樁血腥罪過,將他兒子變作漢人,叫他兒子拜大仇人為師,繼大仇人為丐幫幫主……
站在蕭遠山的角度,這話沒錯,殺喬峰養父養母喬氏夫婦,殺授業恩師玄苦大師,更是複仇的一部分。
自己老婆無辜被殺,兒子認賊作父,這任誰也受不了。
當然,喬氏夫婦和少林寺上下也無辜得很,白白丟了性命,還承擔罪孽。
不過這個世界,蕭遠山沒來及去乾那些事,因為大宋進攻西夏,喬峰率領丐幫上下,入飛虎軍效力。
蕭遠山起初不屑,他的思維還停留在從前,遼國進逼大宋的時代。
他曾經立誓,不殺宋人,更不與宋國為難,確實是和平主義,但也免不了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俯視。
昔日宋遼大戰,兩國都不好過,但相比起契丹的強硬,宋人的軟弱暴露,結果以向遼納幣帛為條件,締結和約,兩國結為兄弟之國。
確實是兄弟,我是哥哥,你是臭弟弟。
我比你強,但我心地好,所以放過你。
蕭遠山大約就是這個意思。
可在攻陷西夏的過程中,大宋的軍力,令蕭遠山感到觸目驚心。
時代變了。
現在不是他不與宋國為難的問題,而是大宋要滅遼!
蕭遠山左右不了兩國的國力,但他自忖神功蓋世,可以刺殺敵方重要的人物。
比如首相黃裳。
大宋能有如今的改變,雖然不隻是一個人的功勞,但黃裳無疑是重中之重,如今對於大宋的影響力都極為巨大。
一旦此人身死,大宋高昂的氣勢必然被破,大宋天子說不定急怒攻心之下,也會出昏招,遼軍勝利的希望,至少能大上幾分。
兩國開戰,兩軍交鋒,能增加一分的希望,都可以做出巨大的犧牲,更何況是這種足以影響勝負的關鍵!
所以蕭遠山重回王帳,將宋朝的事情彙報,得到耶律洪基的信任,交托部分屬珊軍大權,開始了自己的行刺計劃。
這個時候,輪回者湊了上來。
因為主神殿發布了任務。
對於主神殿來說,需要的是撬動氣運,兩頭下注,越亂越好。
如果輪回者能夠刺殺黃裳成功,它自然樂於見得。
這個任務難度大,凶險高,相對的獎勵肯定豐厚,阿葦等九名星級強者,才投入進去,為此製定了計劃——
利用那些準備投誠的遼國輪回者,調出飛虎軍的主力,再趁著興慶府拿下未多久,還有黨項人不斷反抗,城內外都不太平的關頭,以蕭遠山為首的契丹武士先上前吸引火力,他們再上,最終由狙擊槍一槍爆頭。
相比起複雜的布局,這種計劃簡單效率,在他們看來,至少有五成的機會。
但他們唯獨沒想到,少林眾僧被調來了此地。
二五仔模式切換,遼國輪回者直撲蕭遠山所在,想要反過來拿蕭遠山,當投靠大宋的投名狀。
撲了個空。
蕭遠山在雁門關悲劇了一次,警惕非常,對於這群不是契丹人的輪回者本就不太信任,見勢不妙,立刻轉移。
他還沒有全走,留下了一名最機警的契丹勇士在附近,那些輪回者氣勢洶洶殺來時,正好看得清楚,回報後確定了背叛。
“宋人果然奸詐!你們先走!”
沒了接應,看著四處巡視的大宋禁軍,蕭遠山也知道事不可為,立刻令麾下分散離開興慶府,他自己則往飛虎軍營而去。
異人靠不住,還是要靠血脈。
他要去找自己的兒子!
裡應外合!
蕭遠山自信滿滿,不怕兒子不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