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夭壽啦!魔頭學會劍心通明了!(2 / 2)

諸天諜影 興霸天 9432 字 11個月前

麵對仙女提出的要求,凡人能夠拒絕嗎?

由此可見,超凡之路真正追求的,不是戰鬥力的強大,而是生命本質的改變。

如果到那個地步,隻是追求力量大,速度快,更耐操,那就落了下層。

不是說不對,如果力量真的大到一拳打碎星辰,那其他也不需要了,但誰都知道,那不可能一步實現。

所以生命本質的改變,提升的領域反倒更偏向於虛幻。

比如對天地精元的控製,不是那麼直觀,但確實又對戰鬥力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比如此時的精神感染。

當然,靜一師太距離那個層次還遠,她僅僅是心有靈犀的層次,上麵還有劍心通明和死關,才能真正超凡脫俗,隻是她確實誠懇,無形中有了幾分加成。

也許在旁人看來,天下蒼生就跟自掛東南枝似的,一個個掛在慈航靜齋仙子們的嘴邊,是這些賊禿賊尼虛偽。

但黃尚發現,她們還真不是。

虛偽是心中一套,嘴上一套,對於大宗師來說,一眼就能識破。

但靜一師太口中這麼說,心裡確實也是這麼想的。

天下蒼生需要她們!

這就是三觀不同了。

甭管天下蒼生串一串後,掛在她們的嘴邊難不難受,對方這麼懇切,黃尚也就伸手接上這令寧道奇吐血三升的寶典。

拉了下,沒拉動。

靜一師太實在舍不得。

正如魔門兩派六道,奉上各自保管的《天魔策》,與臣服無異,這類神功秘典,是一個門派的真正核心。

自從慈航靜齋成立後,從未交予過他人手中,現在居然要由她交出去,實在是……

但這時,黃尚手鬆開,往回縮去。

靜一師太大驚,趕忙一伸,幾乎是硬生生地將慈航靜齋的傳承塞進了對方手中。

你不要?

那我一定得給!

見黃尚終究收下了《慈航劍典》,靜一師太安心了,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多謝山長大仁大義,貧尼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黃尚輕輕歎了口氣:“師太請說。”

靜一師太道:“魔頭卑劣,趁我靜齋弟子年幼,心誌不堅,趁虛而入,未免靜齋道統有失,貧尼欲將‘無念隱庵’避於晉陽書院內,望山主慈悲相助。”

黃尚迎著靜一師太期盼懇切的眼神,再看著手中的《慈航劍典》,頷首道:“正道當連枝同氣,我義不容辭!”

靜一師太行禮:“阿彌陀佛!多謝山長!”

現在滅佛正在紅紅火火地展開,誰也不知道後麵佛門會不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弟子全部散去,秘籍都被毀去。

這個時候將《慈航劍典》交托給裴矩,既能保存住佛門最後的火種,又營造出一種同仇敵愾。

何況還有“無念隱庵”的設立。

這個分支一旦成立,隱蔽性不說,裴矩和晉陽書院就是上了佛門的大船了,畢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裴矩的教書能力,又手持《慈航劍典》,更是能讓無念隱庵飛速發展起來,不會耽誤下一代拯救天下蒼生……

將來如果主脈穩定了,靜一師太再將秘籍和弟子要回去,以裴矩的名聲地位,難道還能霸著,不給她嗎?

對於慈航靜齋的操作,黃尚都有些服氣。

敢情我幫你保管秘籍,我再幫你教徒弟,等魔門敗了,你再統統收回去?

就因為大家同為白道。

這個道德綁架,借雞生蛋,狡兔三窟,用得爐火純青,真是個小……老機靈鬼!

“機關算儘太聰明!”

目送靜一師太欣然離去的背影,黃尚微微搖頭,輕輕拍了拍手中的秘籍。

得來全不費工夫!

四大奇書,已得其二!

而相比起年代久遠,許多精髓已經過時的《長生訣》,《慈航劍典》無疑更適合這個時代。

這由靜齋之主親手奉上的神功,是對他作用最大,堪稱目前最佳的機緣。

收斂雜念,寧心定氣,他緩緩翻開《慈航劍典》。

……

……

晉陽書院。

靜一師太已經住了十日。

裴矩是大宗師修為,又肯出山相助,她反倒不急著趕回長安了。

距離約定的決戰之日還有一段時間,如果魔頭敢提前出手,那不用了無師兄屈尊紆貴,佛門上下自當眾誌成城,與其一決高下!

而現在靜一師太要做的,是將“無念隱庵”的事情徹底辦妥。

這一日,她收到飛鴿傳書,立刻往晉陽南門而去。

在那裡,她接到了一輛馬車,上車後就見一大一小兩個女子端坐,皆是麵紗遮麵,卻也掩不住國色天香,卻無武功在身。

兩女立刻行禮,年長的一位介紹道:“齋主,這孩子叫尚明月,是我三年前新收的傳人。”

靜一師太看著這粉雕玉琢,小小年紀已是玉簫隨身,極有藝術氣息,尤其是那純淨的雙眸,透出對天下蒼生的淡淡悲憫,露出喜愛之色:“好!好孩子!”

這兩女,才是慈航靜齋真正的隱脈,建立於第一次滅佛時期。

百年前,魏太武帝滅佛,也就是曆史上三武滅佛的第一次,如今北周武帝宇文邕是第二次,後麵唐武宗滅佛則是唐朝時期了。

而魏太武帝滅佛,也給予那時入中土傳道,大肆發展的佛門敲響了警鐘,靜念禪院便在外設立了隱脈。

這跟花間派的護道尊者性質是一樣的,萬一門派主脈有個三長兩短,她們就能把道統傳下去,如果主脈無事,哪怕隱脈出現意外,還可以再培養。

不過現在主脈出事,單靠隱脈的兩個人,已經不夠了,必須要設立分支,才能安然度過大劫。

原本隻是萌芽的念頭,在看到晉陽書院孩子們充實的精氣神後,靜一師太下了決心,然後當機立斷,招來了隱脈。

裴矩教授的是儒家之道,就算他傳授《慈航劍典》上的武學,孩子之間相互也有影響,為了避免靜齋的未來,被儒道所學汙染,她需要一個好苗子掌舵,保證“無念隱庵”的正確性。

帶著兩女進了晉陽書院,一路之上,靜一師太介紹著:“孩子,這裡就是你接下來學藝的地方了。”

那語氣,就好像這裡已經是佛門的地盤。

而看著一個個年齡相當的孩子,尚明月自然露出歡喜之色,年長的隱脈弟子則摸了摸她的頭,卻有些不舍。

但當三女來到書院後舍,準備再度拜訪裴矩時,一股陌生而後熟悉的氣息徐徐籠罩,靜一師太猛然停步,渾身一顫,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劍心通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