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陳猛、炮王、雷閃依舊在與眾僧硬拚,柳下惠和小公主則操控著死傷過半的召喚軍團與武僧和禁衛死磕外,其他人都屏息凝視地看著他。
黃尚也看著他。
不得不說,如果時間再往前提前一些,這位還真有成功的希望。
畢竟仙門出入口的縮小,是他的人為。
但現在麼……
本來沒指望拿下這群個個都有保命道具的三星級巔峰強者,可這個送上門的遺物盒,那就不客氣了。
輪回者們在激動之下,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情?
戰神殿並不安全!
於是乎,在眾人期待的注視下,飛速探索的皇叔忽然麵目一凝,然後整個人突然收縮,被一股龐大到完全抵抗的巨力攝住,將他整條手臂連帶整個人都往仙門之中拉去。
“不好!快拉住他!”
眾人麵色劇變,各施手段,將皇叔拉住。
“給我斷啊!”
同時皇叔壁虎斷尾,立刻要將手臂斷去。
可詭異的是,他想斷都斷不了,甚至當他拿出保命底牌,一枚三星紫色的替死護符時,都無法催動。
那截觸手,是被某個活物咬住,但真正可怕的,是他的身體與靈魂,都被一股難以形容的力量鎮壓,不急不緩地往下一落。
“啊啊啊啊啊啊啊……噗!”
當皇叔整個人被吸入仙門,發出淒厲的慘叫,隨之而來的那道噗聲,是戰神殿終於穩固在這個世界的聲音。
仙門的那頭,已經不再是向外界的通道,而是戰神殿坐落之處。
於是乎,皇叔被壓在了戰神殿下麵。
從某種意義上,他是完成了自己進入戰神殿的理想。
兩者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臥槽!”
隻是那種被壓成肉泥的聲音,令仙門外的眾人一個激靈,嘴巴一張。
涼氣醬見沒人需要她,喜孜孜地剛準備離開,然後就被分成十一道,吸入了輪回者們體內。
在黃尚繼續期待的注視下,沒人再試驗了。
皇叔的死亡,徹底斷絕了輪回者們的希望。
功勳再好,也是為了接下來到了高星級能夠活得更好,直接把命搭在裡麵,誰都不願意。
他們唯有無比悲傷地看著向中間一點坍塌,然後徹底消失不見的仙門,再看著佛門群僧。
都是你們的錯!
如果石之軒不阻攔,我們早就進去了。
你們不早不晚,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把他弄得精神分裂啊?
賊禿啊啊啊!
眼見輪回者無法成功,接引光束嗖然落下,趕在天罰降臨之前,將他們全部帶走。
“妖星逃走了!”
“妖星逃走了!”
當場中光芒閃過,那造成了最多殺傷的輪回者消失不見,場中安靜下來。
片刻之後,不知是佛門僧人還是北周禁衛,有人大喊出來,然後彙聚成山呼海嘯的聲音。
就在所有人湧起由衷的喜悅,連禁衛和武僧都不互相偷偷下黑手之際,黃尚從一片廢墟的大雄寶殿中步出,大袖飄飄,向著靜念禪院之外走去。
歡呼聲緩緩停下。
每個人敬畏卻又複雜地看著這個人。
敬畏在於此人不僅擊殺了“聖僧”了無,更一力阻止了妖星的陰謀,最終令他們回歸天宇。
複雜則是他的變化,連宇文邕都看出來了,看來“聖僧”了無雖敗尤勝,這位原本的蓋世魔王,已經變了。
無論如何。
隨著“聖僧”了無和“狂雷”赫哲兩位大宗師的落幕,天下翻開新的篇章。
來到了屬於“邪王”和“散人”的時代。
……
……
此戰之後,邪王“石之軒”之名,成為天下第一!
與晉陽的“散人”裴矩,被天下共稱為黑白兩道的大宗師,分庭抗禮。
靜念禪院三千武僧近乎損傷殆儘,再無力與北周朝廷抗衡,舉寺搬往南朝,於成都大石寺落戶。
宇文邕滅佛成功,國力蒸蒸日上,三年之後,出兵進攻北齊。
此時北齊依舊兵強馬壯,並不畏懼北周進攻,而南陳新帝陳叔寶登基,大肆重用文人,以致於文嘻武恬,軍政疲憊,全靠長江天塹支撐,整日醉生夢死。
宇文邕聲東擊西,明攻北齊,暗取南陳,乘陳歡度元會之際,分路渡江,以三萬精兵為奇兵,直攻建康,後方則源源不斷地派兵攻占長江中下遊城池。
等到陳叔寶大感恐慌,將兵力調回建康防守,長江天塹逐漸被北周侵襲控製,兩國拉開漫長的戰爭。
期間北齊新帝逐漸成年,瘋血發作,開始重蹈高湛覆轍,嗜殺殘暴,疑心眾臣。
在宇文邕離間戰術下,蘭陵王被殺,斛律光在大宗師裴矩的力保下,逃得一命,率全家卸職歸隱。
北齊兩大柱石一去,再無進取之力,隻能眼睜睜看著北周耗時五年,終於滅去南陳,消化南方實力,威逼洛陽,準備長驅直入。
然南陳已滅,嶺南宋氏卻不願受降,宇文邕禦駕親征,被年僅二十的宋缺以少勝多,大破周軍。
宇文邕身受重傷,回營後仰天大笑三聲,大哭三聲,身亡駕崩。
……
宇文邕死,其子繼位,暴虐荒淫,濫施刑罰,繼位僅一年便病亡,大丞相楊堅篡位,建立隋。
楊堅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曆時六年後,命楊素等將率兵,分三路進攻北齊,大敗齊軍,攻入鄴城,高湛之子自焚,高氏皇族入晉陽求援。
隋軍勢如破竹,攻占北齊大部分土地,隻餘晉陽堅守。
楊堅思慮之後,一人入晉陽,與裴矩縱論天下。
裴矩認可楊堅明主之資,可為天下萬民帶來好日子,保下太後與高氏皇族,言大勢已去。
自此,南北朝時期結束,天下終入一統。
……
然隋朝初立,百廢待興,突厥帝國率領三十萬大軍再度南下入侵。
裴矩出晉陽,一人入突厥,曆時八年,說服大小可汗,各族部落首領反抗木杆可汗之子,突厥內亂,終分裂為東西突厥。
前所未有的強大塞外帝國,宣告滅亡。
然東西突厥實力猶存,虎視眈眈,忌憚於回歸晉陽隱居的裴矩,不敢南下入侵。
……
在楊堅的治理下,隋朝國力達到鼎盛,科舉初開,晉陽書院多人任職,門生遍布天下。
後十數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然楊堅駕崩,楊廣繼位。
楊廣心氣極高,登基僅數年,就動用三百萬民眾,修四條運河,將南北貫連,使得戰爭軍需運送變通。
後高句麗犯邊境,楊廣不聽眾臣勸告,舉全國百萬兵力,征高句麗,並令各世家湊齊軍餉物資,以備大軍使用。
河東裴氏領命,各世家效力,然楊廣愈發忌憚世家實力,命晉陽書院出身的一眾官員全部留守,命宇文述領兵。
戰敗。
楊廣不甘失敗,再度禦駕親征高句麗,裴矩派出眾弟子隨之出征,然楊廣剛愎自用,不聽勸告。
再敗。
三征高句麗,大宗師裴矩親自出手,跟隨奕劍大師傅采林一路,於其衣衫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寫下三百六十一個蠅頭小字,破儘十九路弈劍術。
傅采林攜門人退避三舍。
大戰再起,裴矩弟子生擒高句麗王高元。
高句麗終滅亡。
由於“邪王”石之軒近年除整合魔門外,再無大動靜,“散人”裴矩被奉為天下第一人。
然高句麗雖然滅亡,世家勢力依舊龐大,楊廣感到處處掣肘,欲征東突厥,惹得民怨沸騰,各地起義徹底爆發。
……
再數年,隋朝動蕩,天下再入混亂。
主線劇情開啟。
第二批輪回者,正式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