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邂逅(3)(2 / 2)

沈淮說著,便讓高峻回懷月軒去拿話本,一副虛心請教的誠懇姿態,倒是真讓蘇芽放下了一些戒備。

時人雖愛聽書看戲讀話本,可是這些於學問和功名無益,到底都算是不入流的消遣,著寫話本的也多是科舉不順利的失意文人、窮酸秀才,都不過是為賺生活,沒人願意留下真姓名的。

登科的士子都去宦海拚搏了,誰有時間玩這個?

所以呀,話本自在江湖,它滿足的本就有看客的戲癮,坊間八卦嘛,自然是要往話本裡寫的,不貼近生活的話,怎麼能讓那些看客入戲呢?

如此一來,當然少有人會像沈淮這樣客觀地評價,甚至還在“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前提下,將讀話本上升到體察生活的高度,蘇芽不由得有些感慨。

她在各府出入,見多了清高的權貴、酸腐的文人,哪有像沈淮這樣一本正經的?

要她解讀的夫人小姐們倒是拿話本很當事情,一時哭一時笑一時冷眼一時振奮,但是有誰最終不時把故事當作荒唐一夢?

若是換成前世的蘇芽,此時就算不會引為知己,至少也會在話本的範疇裡知無不言的。

可惜,現在這個蘇芽卻是再世為人了。

人間不平事她見多了,活著如履薄冰,豈會輕易交心?

於是,蘇芽用讚歎不已的音調感慨道:“公子果然有學識,有胸襟,我日常隻是給各府的夫人小姐們送書,從來沒有機會接觸寫書的人,沒想到本地的話本還有這樣的深意?”

她仿佛為自己不能在這個話題上發光發熱而有些遺憾和惶恐,問道:“公子如果需要認識寫書的人,那我明日就問問掌櫃,是否可以由他居中安排?”

……滑不丟手。

沈淮端起茶盞慢慢地飲了一口,淡淡地微笑:“倒也不急,現在還是年節中,寫書人約莫也還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我先多讀幾本,等過些日子請姑娘引薦時,就不至於跟先生們無話可談。”

蘇芽表示公子說的對。

說話間高峻已經將沈淮讀過的幾冊話本拿來了,沈淮便自然地從中取出一本,翻開,問蘇芽:“蘇姑娘,我讀到這本《白馬湖伶仃記》時,看到其中講了一段富紳做壽的情形,風俗與京城大有不同啊,淮安府的裡長都這麼威風的嗎?”

蘇芽推脫了半天,勉強推掉了講書的委托,此時也不好太過退縮,便順著沈淮手指的方向去看。

手指修長,骨節分明,握著書冊的時候確實是蘇芽從未見過的清雅風骨,她心思不由地飄了一飄,突然想起當日在大氅裡聞到的藥香,然後才看見那書頁上竟然密密地寫了些批注。

咦?

這人竟然真的在把話本當成學問在研讀?

她不由地端正了神色,接過書冊,認真地將這兩頁連同批注一起細細看了一遍。

失意文人寫的話本,也還依舊是文人筆墨,依然講究。沈淮的批注言簡意賅,卻也有引用典故,所以讀起來是有些門檻的。

蘇芽從小得益於父母的培養,很識得一些字,後來又在話本裡浸了數載,對於行文並不生疏,所以讀來不難。

她讀完之後,心裡倒是放下了些負擔。

還好還好,這段情節不甚要緊,露不出什麼本地貪腐秘事,簡單講一講,應該不至於惹出什麼禍事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