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偷梁換柱(2)(1 / 2)

曹開河以沉沉目光回應。

劉雲站在後麵,心中叫苦不迭,這位大才子究竟是個什麼路數,昨夜揭穿徐明,逼得徐明鋌而走險,今日一來又直衝曹開河,難道他竟以為還能用同樣的招數逼瘋曹開河?

這樣做,對他沈淮有什麼好處?徐明不過是個吏員,所有憑仗都來自曹開河,二人的破壞力豈能相提並論!

因眾人都在往這邊看,劉雲竟然連個眼色都不敢妄動,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要完蛋——新抱的大腿仿佛不願意好好走路啊。

新大腿和老大腿相距五尺,原地對視,視線在半空僵持。

新大腿突然笑了:“曹大人不識鎮西將軍趙慶?看來是趙將軍一頭熱了。”

這時錢禦史已整理好衣袍,有心緩和氣氛,便插話道:“沈大人說的可是在廣西平亂的鎮西將軍?難道他與此案有關?”

“趙將軍怕是無暇到淮安,”沈淮笑道:“沈某年前曾遊曆至永安,有幸與趙將軍相識,若論恩怨嘛……細說起來,大約就是永安土司了。”

他說話大喘氣,曹、胡、劉三人的心思都被他捏在話裡。

及至永安土司的名號一出,那幾人的神色竟肉眼可見地同時鬆動。

劉雲不由地將手中官帽在胸口蹭了蹭,沒辦法,跌宕起伏,震得心口疼。

胡興過來關心地問沈淮的傷勢,將話題往旁處引著。

錢禦史卻又追問道:“趙慶將軍在廣西平亂,聽說甚是得力,沈大人是在永安得了趙將軍的助力嗎?”

兩京都察院雖是平級,卻畢竟不同,此次北京往廣西派監察禦史和錦衣衛之事又並未宣揚,他既不知沈淮的實力,又是年前就來了淮安,消息不甚靈通,此時隻聽沈淮提到了永安一麵,還以為沈淮是在永安叛亂中遇過險。

錢禦史自以為猜的是八九不離十,隻道沈淮與趙慶便是這樣結下的淵源,畢竟,一般讀書人誰會往戰亂之處去呢?

他想著沈翰林大才,非但不是一般讀書人,更且誌存高遠,潛心遊曆,恐怕於地方治理已攢了不少心得,當下便不由地要把這話題往深裡挖去。

胡興見好不容易扯開一點的話頭便又被錢禦史給扯了回去,神色頓時一僵,嘴裡的話幾乎要接不上趟。

“唔……那倒也沒有,”沈淮心中暗笑,餘光瞥見曹開河正盯著自己,卻隻作不知,答道:“隻是機緣巧合,曾與趙將軍在平亂的慶功宴上多聊了幾句。”

說著他神情一肅,轉對曹開河道:“曹大人,昨夜我也在河上,可惜沈某帶傷,無暇他顧,沒能照應好徐大人,實在慚愧。”

曹開河審視地看著沈淮,似是想看穿他的心裡去,“……沈大人無須多想。”

卻見沈淮轉看向徐明屍身,滿是關切地問了一句:“今日包紮耽擱許久,我來遲了,想來徐大人的那塊腰牌,已查出來曆了?”

曹開河眼瞼收縮,臉上閃過一絲狠戾,卻將視線一輪,甩給了胡興。

胡興也將視線一輪,甩給了劉雲。

劉雲將視線一輪……錢禦史瞪眼道:“劉大人還等什麼?人既都齊了,若不驗屍,便該升堂!”

按規程,先驗屍。

曹開河並不做聲,似已默許,劉雲暗暗鬆了一口氣,吩咐差役上前從漕兵手上接回徐明屍身,再有差役準備將昨夜跟隨徐明的數位漕兵帶回暫押。

可領先的官差上前後,卻神色驟變,回身喊道:“不對!”

什麼不對?

劉雲的神經已經繃緊,今日他是身家性命懸於一線,可不能有任何不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