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想手機的火爆,僅僅隻是開始。
在第一批5萬部超想手機的麵世之後,超想手機也慢慢的通過他的這種一邊可以打電話,一邊還可以看漫畫的創意,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
在日本,越來越多的人觀注到了這樣的一部手機。
也越來越多的人,他們渴望購買這一種手機。
雖然這種手機並不見得是什麼大品牌,也不見得做工就很好,更或者,也不見得外觀就很漂亮。甚至,他看起來還有一些怪。他的屏幕比之一般的手機更大,他看起來還有一些怪怪的。但是,在隨時隨地都可以看漫畫的創新刺激之下,他們還會再想什麼?
買,一定要買下這樣的一部手機。
有這樣的手機太方便了。
以後自己不管去了哪裡,不管是坐公交車,還是坐地鐵,更或是在家裡沒什麼事的時候,都可以拿手機看看漫畫。無形之中,很多無聊的時間,也就被這一部手機給打發了。
當這樣的需求越來越大,超想手機的人氣也越來旺。
慢慢的,超想手機也不知不覺,在日本成為了一大手機品牌。
而且,為了保持這樣的風氣。
在後麵的時間當中,超想手機也沒有像一般的手機企業一樣,選擇大規模的開賣。
他們仍是采取網上搶購的模式。
如果你想買,那麼,你隻能搶。
而且,每一天仍然保持3000部左右。
這種屢試不爽的招數,又再一次的引發了超想手機一機能求的轟動。
這並不是超想手機所有的策略。
在實體手機店裡,超想手機也開始慢慢的登陸,但並沒有大規模。
而是選擇一些實體手機店開賣,至於一些小手機店,仍然不提供。
這種方式,也在不知不覺當中,慢慢的提升了超想手機的品牌。
不過,超想手機在實體手機店裡的價格,卻比之網上的價格貴了5000日元。
一方麵,這給超想手機帶來了更多的差價,讓超想手機利潤無形之中加大。
另一方麵,也促始了更多的網友在看到實體店裡超想手機價格之後,參與了搶購。
當然,超想手機的火爆銷售,也不僅僅給超想手機帶來了利潤。
與超想手機連續十分緊密的企鵝漫畫平台,也在超想手機的支持之下,快速的爆發。
原來的企鵝漫畫平台在pc互聯網打榜等等機製之下,已經證明了他的成功。
隻是,那時的企鵝漫畫平台雖然不錯,但說到底,還是比不上集英社。
因為,企鵝漫畫平台沒有自己銷售漫畫的渠道。
雖然企鵝漫畫平台也可以出版,並且有了自己的出版社。
可出版社出版漫畫並不能完全的保證這一些漫畫賣得出去。
相反,集英社不但有自己的出版社,他們還有自己的一部火爆全球的雜誌:周刊少年。
通過周刊少年的連載漫畫的方式,集英社每一周都在不斷的向用戶推薦著他們的漫畫。
不過,那一些都成了過去式。
誰說企鵝原創平台沒有自己的渠道。
超想手機,那就是自己的渠道。
無數多的朋友,他們每天通過超想手機不斷的漫畫,不斷的尋找漫畫……這一個渠道比之集英社的周刊少年雜誌牛叉多了。更為關鍵的是,通過超想手機漫畫的用戶,他們也給企鵝漫畫平台,企鵝漫畫平台的漫畫作者帶來了巨大的金濟效應。
原來在pc端上,可能隻有1000人訂閱。
那麼,有了超想手機,那麼,現在就有2000人訂閱。
這在電子漫畫收入這一塊,就此提升了一倍,讓這一些漫畫作者創作更為的有激情。
同時,在pc端與手機端雙向發力之下,已經有不少漫畫作者可以不通過出版,僅隻通過電子訂閱,進而獲得穩定的漫畫收入。這在另一方麵,也完全走出了集英社,或者說,完全走出了日本漫畫界的老路。
企鵝漫畫平台通過與超想手機合作,走出了一條完全創新的漫畫之路。
雖然,現在這一條道路影響還不是很大。
但是,在這裡麵,已經有一些漫畫界的大師,資深研究者,看到了這一條道路的希望。
“張總,這是我們這個月發出去的稿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