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蘭伸出手,讓三嬸嬸幫她在手肘塗上藥膏,清涼的藥膏一沾上紅腫的皮肉,立刻疼得她嘶了一聲。
“哎呀,怎麼搞成這樣?”三嬸嬸皺眉。
孫曉蘭滿腹怨氣,開始抱怨好吃懶做的公公,整天給她找事的婆婆,蠢笨的女兒,卻不提自己兒子一句不好。
三嬸嬸雖然回來沒多久,卻對她家的情況心知肚明。
慣子如殺子,遲早有一天,你要栽在你兒子手上。
當然,她不會蠢到把這句話說出來,相反,在孫曉蘭抱怨家裡連兒子天天吃雞腿的願望都無法滿足的時候,她深表同情,然後趁機提出自己的想法。
“合夥做生意?”
一直以來,三嬸嬸都和她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去的都是大城市,雖然都是到處打小工,但也聽人說過,現在最賺錢的就是生意人,不免心動。
可丈夫生性保守,覺得做生意要投入本錢,一毛錢損失都承受不起,她就隻能把心思按捺住。
可現在,有王萍萍這樣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她沉寂的心再次跳動起來。
做生意要投入本錢,怕虧,那就拉人合夥不就行了?
一個小小的飯團攤子,就算虧了,兩個人平攤,那也損失不到哪去。
在三嬸嬸的遊說下,早就想擺脫貧困生活的孫曉蘭,終於咬牙點頭。
兩個人湊了點錢,買了輛拉貨的板車和一些食材,就開張了。
正式做生意之前,三嬸嬸還特意找了幾回王萍萍,想讓她傳授獨家秘方,都被她客客氣氣擋回來了。
孫曉蘭冷笑道:“我就說過她沒那麼好心,把吃飯的手藝往外傳,還不如自己好好琢磨琢磨,相信做出來的飯團一定不比她王萍萍差!”
彆看那天去王萍萍家湊熱鬨的人多,一旦要真正動手做事,卻沒幾個。
等孫曉蘭和三嬸嬸的飯團攤子已經正式出攤,大牙村也隻有這一家賣飯團的。
劉春花聽說了這事,在背後嘲笑說:“童大鳳那種陰險的人,換誰都得栽,我就等著看她們怎麼哭著回來!”
可事情大出她的意料之外。
這個臨時起意的小攤子不僅在夾縫中存活下來,還給孫曉蘭二人帶來了遠比種地更多的金錢。
三嬸嬸節省慣了,旁人看不出她到底賺沒賺到錢。
孫曉蘭卻是疼兒子的,一有了錢,便給童二寶買鹵肉、買玩具、買連環畫,童二寶又喜歡在同齡人麵前炫耀。
很快,大家都在傳,做飯團生意確實掙錢,沒看童二寶連好幾塊錢的連環畫都能撕著玩了嗎。
或許一個王萍萍還不足以讓人們動搖,可再加上一個孫曉蘭呢?
大牙村乃至附近幾個村的村民們全都心動了。
童潛走在臨水縣的大街上,東張西望。
他搗搗身旁的少年:“明晏,你數沒數過我們剛剛經過了多少家賣飯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