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清秋要開醫學院,也就是說,以後隻要你有天賦,就可以來醫學院學習醫術,沒有天賦也不要緊,聽說晏清秋的仁和醫學院裡還有專門的護理課,那些沒有學醫天份的都可以學習護理,隻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和努力。
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狠狠觸碰了那些世代行醫,以醫術傳承養家糊口的人的利益,儘管醫者的本份就是救人,可是也是在你能支付藥費的前提下,如今人人得意學醫,那以後大夫多了,找他們看病的人豈不是就少了?
同時也有人支持,覺得晏清秋這麼做為的就是讓大梁減少病痛,是好事。
一時之間,支持的有,反對的也有。
隻不過,這並不能影響晏清秋什麼,她依然將醫學院的事張羅的風生水起,就連朝廷的批令都拿到了,也就是後世的辦學資格證。
批令到手,就可以直接開始招生了,晏清秋和上官元還有招進來的幾個先生商量了一番,決定將學費定在每個季度五兩銀子,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入學的,報了名之後還要統一參加入學考試,考過了才能繳費進醫學院,學護理的也是同理。
當然,學院還設有獎學製度,如果你家條件並不好,報了名過了考核卻無法支付報名費用,可以找保人直接從仁和堂簽了合約,無利息的借款支付學費,入學以後,若是品學兼優,還可以評選優質生,獲得獎學金。
這些都是晏清秋寫在計劃書裡的,為的就是不能讓那些有天份卻因為家庭條件而止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