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世,張敬自然是聽過霍元甲的。
甚至對這位大俠的種種事跡,比對九叔還清楚!
但在九叔存在的世界中,出現霍元甲,張敬就感到很淩亂了。比知道了馬俏麗、馬丹娜姑侄身份的時候,更加感到荒謬。
不過仔細想想的話,其實也能說得通。
畢竟九叔和霍元甲,其實都是一個時代的人物嘛。
沒毛病。
就是不知道眼前的霍元甲,究竟是哪個版本的‘霍元甲’。
畢竟關於霍元甲的傳說眾多,張敬前世看過的電影、電視劇,都不下十個了!
“從外表長相來看的話,似乎更像是李連傑電影版本的《霍元甲》?”
張敬平複了半響後,回過神來打量了一圈在人群中被恭維的中年男子,心中暗自嘀咕。
如果真的是李連傑版本的霍元甲,那此時的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鋒芒畢露,一心想要打遍天下無敵手,要做津門第一的年輕人。
剛才對戰東洋武士,他可以很輕鬆取勝,隨意蹂躪對方,但卻隻是點到為止,並沒有下狠手。現在麵對眾人的恭維,也沒有表現得不可一世,反而有種儒雅隨和的氣質。
當然。
具體是什麼情況張敬現在也隻是猜測,還不清楚。
很快,打鬥結束之後,圍觀的人群散開,該路過的路過,該吃飯的繼續吃飯。
張敬三人剛才隻吃到一半就被打斷,所以也回了酒樓。
而恰好。
剛才被他搭救了兩方練武之人,為了表示感謝,將霍元甲也拉進了酒樓,一定請客吃飯表示感謝。
一群練武之人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說話也大聲,即便在吵雜得酒樓中,隔很遠也能聽到他們的談論聲。
當然,他們談論的也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聊得大多都是關於霍元甲以前的一些事跡,以及即將要發生的大事。
坐在旁邊吃飯的張敬,順便將事情的經過聽得七七八八。
眼前的這位霍元甲,最符合的應該就是李連傑電影版本了。
不過卻又並不完全相同,有不小的出入。
霍元甲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鋒芒畢露,爭強好勝,在津門的諸多擂台戰中保持不敗戰績,連贏三十三場,風頭一時無兩。
以三十歲不到的年紀,便在武館林立的津門闖下偌大的名聲,已經有不少人覺得他是津門第一高手。
敗在他手中、死傷在他手中的武者,數不勝數。
但是。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練武之人爭強好勝,誰也不服誰,霍元甲鋒芒畢露,名氣大躁,自然也會有人看他不順眼,不服他。
江湖中,永遠都不會缺乏挑戰者。
當年在津門城內,還有這樣的頂尖高手‘秦爺’,明裡暗裡與霍元甲爭奪津門第一高手的位置。
有一天。
因為某些誤會,秦爺重傷了霍元甲的一位徒弟,霍元甲怒發衝冠,當即不問緣由,也不管哪天是秦爺的生日宴,直接衝了過去,逼迫對方簽下‘生死狀’,一決雌雄。
最終霍元甲贏了,大肆慶祝。
但秦爺卻在決鬥過程中受傷太重,沒過幾個時辰便死去。
秦爺的一位義子,在仇恨之下,選擇魚死網破,直接提刀殺到了霍元甲家中,趁著霍元甲不在,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
殺完人之後,他也自知在劫難逃,於是也自殺了。
霍元甲在慶功完回到家裡,看見這一幕,當即痛不欲生,神智混亂,有了求死的念頭。但卻意外被一鄉下婦人所救,從此隱姓埋名在一偏遠村落,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溫厚善良的村民,令萬念俱灰的霍元甲,慢慢忘傷痛及仇恨,浮躁傲慢的性格也徹底改變。
幾年之後霍元甲重回津門,此時早已經物是人非。
雖然在鄉間生活的幾年,機緣巧合之下霍元甲的武功並沒有頹廢,反而增長迅速,變得更厲害,但現在的他早已經沒有了要稱雄津門,做那津門第一了。
如果不是像今天這樣的必要情況,他很少與人交手,也不會為了與人較高低而上擂台。
他的身上不再充滿戾氣。
倒是更像悟了‘道’的高人!
所以剛才在客棧外,霍元甲才沒有對那囂張跋扈、出言不遜東洋武士下狠手,隻是點到為止。
不過,霍元甲卻並非一切都不‘爭’。
他爭的不再是個人的得失,爭的不再是出人頭地。他要爭的是,民族大義!
現在時局動蕩,軍閥混戰的同時,洋人入侵,現在津門的各大外國租界,就是最好的寫照。
軍隊入侵,國家受難,霍元甲一個練武之人,就算武功再高,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但是當今報紙上經常刊登,一些外國武者、大力士在華夏設擂台,號稱華夏無可戰之人,都是懦夫,是東亞病夫。
霍元甲便不能忍!
他接二連三,挑戰所謂的西洋大力士、用劍高手,用實力對洋人對華夏的汙蔑做出最好的回擊!
甚至,他還創建了‘精武體操會’,打破家規,收異姓人為徒,將家傳的迷蹤拳發揚光大。
旨在練武強身健體的同時,也改變國人的精神麵貌,算是以武救國!
而且三日之後,霍元甲就還會有一場很重要的擂台賽要打!
應戰的另一方,是東洋九鬼神流的一名劍道高手,名聲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