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友是茅山派弟子,那麼修煉的功法,可是《上清大洞真經》?”
草廬居士詢問。
張敬點頭。
對於茅山派煉師境以後最有名氣的功法,見多識廣的草廬居士顯然是有些了解的。
他繼續說道:“據我所知,上清大洞真經一共有三十六章,也就是三十六層。此功法又分為上中下三卷。其中上卷為前十層,隻要修煉到第七層,修為便能打破天地桎梏,跨入天師境。天師境之後,足足還有二十九層,”
“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管你是第七層,還是第十七層,又或者是二十七層,同樣都屬於天師境!”
“但是,境界相差如此之大,不可能實力相同沒有差距,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天師境也照樣有等級、實力的劃分。”
“隻不過,天師境的等級、實力劃分,不會像煉師境、法師境時那麼涇渭分明,功法一個小境界的突破,實力就會有成倍的增長,相差巨大。因為在煉師境、法師境時,主要是根據法力、陰神來衡量實力的高低。”
“天師境之後,功法突破一個層次,對於陰神和法力雖然有提升,但如果對於本源規則的領悟沒有突破,實力增長是不會太大的。”
“就像《上清大洞真經》,第七層的修為,和第十層的修為,在陰神和法力方麵有差距,但實力差距不會太大。即便相隔三個層次,依然可以越階而戰!如果在某種本源規則上領悟更深,以第七層的修為戰勝第十層的修為,也並不奇怪。”
“可要是在煉師境和法師境呢?若是功法相差三個層次,實力可謂就有著天壤之彆了,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基本上不可以越階而戰。”
聽著草廬居士的講解,張敬不斷點頭。
的確是這樣。
雖然自己當初在煉師境、法師境時,勉強有著越三層而戰的本事。比如以煉師境的修為,抗衡石堅法師境。
但,自己是個掛逼,有係統傍身!
經常被人譽為千年來第一天才。
除了自己,千年來整個修道界都沒有人能這般逆天。
可是在天師境,越三層而戰就不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這也就難怪,張敬現在升級《上清大洞真經》,所需要的功德值十分少。
不過呢。
對於其他人來說,功法的提升或許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但對於張敬來說,依然是有用的。
比如張敬現在的修為,施展入門級彆的神霄雷法沒什麼問題。
可要是同時施展神霄雷法和佛門舍利,消耗頓時就扛不住了。
更不用說若是他將神霄雷法提升一個境界,那消耗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對於其他天師境來說功法的提升並不是那麼緊要,以為他們想要加深對於本源規則的領悟掌控,太難了。
但張敬,隻要功德值足夠,就能提升自己對於本源規則的掌控。
升級功法,也就成了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修煉《上清大洞真經》,第七層和第十層的實力差彆不會特彆大,第十一層和第十七層的差彆也不會太彆大。”
“不過,第七層和第十一層,就有不小的差距了!”
“因為這已經跨越了下卷和中卷!下卷和中卷本身沒有太大的區彆,但是想要從下卷修煉到中卷,所掌控的本源規則就必須得到更多!”
“要麼,是將一門本源規則領悟到極深的層次;要麼,是掌控兩門不同的本源規則!”
“所以中卷和下卷最大的區彆,是因為底蘊積累更深。”
說到這裡,草廬居士頓了頓。
他看了張敬一眼,略有感慨,才繼續說道:“在與旱魃交手之時,張道友所展現出來的法力和陰神,應該是才剛跨入天師境不久。但是在雷霆之道上的造詣,卻是已經達到了天師境第一個階段的巔峰!隻要再做突破,便能單靠雷霆之力,修煉到《上清大洞真經》中卷而不會有阻礙!”
張敬聽完草廬居士的講解,心中的很多疑惑頓時就消散了。
對於天師境的修煉,心中也有了清晰的認識。
自己目前的條件,《上清大洞真》,接下來第九層、第十層修煉不會有什麼阻礙。
至於中卷的十層,也就像草廬居士所說的那般,隻要將神霄雷法提升一層,中卷十層也不會有任何的阻礙。
當然。
按照草廬居士所說的條件,自己也可以不升級神霄雷法,而是將《俠客行》這門劍法,再往上提成,達到了‘劍道本源規則’的境界。
這樣一來,自己也就掌控了兩門本源規則,也滿足了天師境第二個階段的修行條件。
不過讓張敬自己選擇的話,他肯定還是更願意繼續提升神霄雷法!
學習多門,不如專精一門。
最關鍵的是張敬識海中有一粒雷霆種子,見識過‘完整版’神霄雷法的最強威力,究竟有多麼的毀天滅地!
現在隻是入門級彆,便已經是天師境第一階段的巔峰。
上限得多恐怖?
無上限!
而俠客行雖然是奇才燕赤霞妙手天成,偶然創出,但上限比起神霄雷法,肯定還是遠遠不如的。
“說到底,還是係統大爺牛皮啊。”
張敬在心裡由衷的讚美。
本來以為跨入天師境後,係統的作用會減小,不如原來那麼大。
但現在看來,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係統依然,真香!
現在,張敬也能大致推斷草廬居士的修為和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