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侯府的流言,真是比蓋三間瓦房都快。
齊夫人信佛,每日有大半的功夫都在禮佛。
秦香回來的時候齊夫人剛禮佛完畢,坐在正廳讓小丫鬟按摩肩膀疏散筋骨。
不惑的年紀,身著華服體態略微富態,素日裡待人最是和善。
大兒媳趙氏正站在一旁回稟近日府內事項。
“這個月隻增了沈四姨奶奶的份例,從府上的公賬出。秦姑娘和楚姑娘來住,跟過去一樣,照例是秦姑娘的一兩月例從老太太那裡出,楚姑娘的有太太你這裡出。”
聽到這裡齊夫人皺了下眉頭,“就她也配稱呼一聲奶奶?這是哪門子奶奶,我可丟不起這個人。”
趙氏連忙垂手而立不敢言語。
沉默半響。齊夫人推開了揉肩的丫鬟,才又道,“份例是多少?”
“跟著周姨奶奶一樣。公中份例四兩,加上老太太體恤每月給添的二兩,一直是每月六兩。沈姨奶……她的是老侯爺給添了二兩,所以也是每月六兩。”趙氏連忙說。
“小門小戶的出身,從來沒見過這麼些錢吧。她可知道怎麼花?沈家不愧是商人,會做買賣。”
趙氏頭又低了低。這話齊夫人說得,她卻接不得。
“還不知足呢!”
齊夫人說完,揮揮手,趙氏這才鬆了口氣,帶著丫鬟婆子出來。
才出院子,就看一位平日還算得臉的婆子站在門口等她。
見趙氏出來,連忙迎上為她扇扇子。
“奶奶這次回話怎這麼久?”婆子討好的笑著問。
趙氏挑著眼睛也沒有正眼瞧這婆子,腳不停的往自己院子走,一邊問道“等我是什麼事?”
婆子見趙氏走的急,也沒兜圈子,直接討好說道:
“我那個閨女雯竹,奶奶是知道的。前兒實在是點兒背,讓老太太隨手指了去四姨奶奶處當差。要是從前也就罷了,現在雯竹也大了,所以求奶奶,讓這丫頭離了那裡吧。”
雯竹,趙氏對這個丫頭有印象,頗有幾分姿色。
“我記得她雖然比彆的丫頭大一些,可應該還沒有到婚配的年紀。離了那裡,那是想去哪裡?”趙氏問。
“確是年紀沒到,自然沒現在就開口求放出去的道理。”婆子忙說,又支支吾吾的道,“隻是……隻是想……看能不能去世子爺的院子裡……”
“哈!”趙氏哈了聲,訕笑不已。
一個兩個的,這就都盤算起來了。
趙氏沉下臉,跟那婆子沒好臉色的說道:“你倒是打的好主意,可彆來坑我了。這事我做不得主,我也奉勸你轉告雯竹一句,好好的日子過著,還不知足呢!”
說著自是在一眾跟隨的婆子丫鬟擁簇下去了。
留下這婆子一臉疑惑不已。
有關係好的婆子忍不住走慢幾步留下來提點,“沒聽說那沈四姨奶奶和世子爺的事兒嗎?我們少夫人今兒上午還為此受了大夫人半天的冤枉氣,你這個時候來提?”
“沈四姨奶奶和世子爺?阿彌陀佛,那晚上他們真的……”她自然有所耳聞,隻是沒敢當真。
“就是因為無憑無據的,憑地招惹是非,沒辦法堵住眾人的嘴,大夫人才生氣。”來人連忙壓低了聲音,又匆匆交代幾句連忙去了。
看來少夫人這裡日後也是靠不住的。畢竟是寡居,又沒個一兒半女。卻不知世子爺到底要定下來哪一位…… 婆子無法,自尋思著去了。
府內人心浮動。
偏巧秦清柔又病了。
老侯爺對這事兒倒沒發表什麼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