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媛和趙氏,就在內府坐著等消息,二老爺和三老爺因為無詔不得進宮,就等在宮門口。大家都是心內惶惶。
“好好的,怎麼就小產了。”趙氏端著茶杯,手哆哆嗦嗦。
沈媛也不清楚,後宮一定比這蕭府的內院更加凶險,然而淑妃一向是與世無爭的性子,恩寵正盛,任誰也不敢在這個風頭上動手腳。
現在瞎想也沒有用,隻能等著。
然而這一等,竟然三天三夜都沒有消息,也不見任何人出來。
不光內眷慌了,蕭二老爺蕭三老爺都也都慌了。
紅梅殘雪,沈媛坐在蕭府的院子裡,後來她才明白,蕭府的破敗,其實就是從這件事情開始的。
一點一點的,他們走入彆人的圈套兒不自知。
直到第四日清晨,蕭老侯爺等三人才從宮內出來,並帶出了消息。
孩子小產竟然是因為皇上寵幸淑貴妃!胎兒已經過了三個月,照理說胎像已穩。誰知皇上竟然一個把持不住,留宿淑貴妃宮內……
太醫說,就是因為房事太過激烈……
沈媛和趙氏一個恍惚,竟然紛紛跌倒在地上,丫鬟婆子連忙攙扶。
這種事情,總不會是皇上的錯,可是淑妃一向端莊知理,對胎兒更是十萬個小心,怎麼會如此不知分寸……
然而不管如何,沈媛都知道,這位和自己素未謀麵的蕭家女子,至此在宮裡的情形,將猶如這數九寒冬了。
據說皇上已經下旨,命淑妃在自己宮內安心靜養。這是好聽的說法,實則已經禁足。皇上不願看到淑妃,看到淑妃就想到自己的錯,想到那也淑妃床攤上那驚心恐怖的一攤血,那是孩子的血,他的孩子……
幸運的是,隻是禁足了淑妃,蕭家卻並沒有因為淑妃的失寵而被遷怒。
蕭遠山半年之後官複原職,蕭辰逸與太子更是屢屢得到皇上誇獎和封賞。
而代替淑妃,寵冠六宮的,自然是菱妃楚菱昔。
沈媛繼續在蕭家作威作福,現下裡齊大夫人和趙氏與她都相安無事,齊大夫人似乎因為大女兒一事更是一蹶不振。管家和百裡奚,阿彩,已經都被沈媛培養成了獨當一麵的好手。
也已經讓沈媛又有時間,去西院蕭老侯爺的戲園子,單純的隻為了蹭蹭戲聽。
蕭老侯爺日漸老態。無奈確實時間過得飛快。比沈媛穿越來到這裡,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年多。
皇家的事似乎離沈媛的日子很是遙遠,可是又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一年,已是永和五年的初冬。
離淑妃小產禁足,已經整整一年的時間。終於有好消息傳來,這次皇上設宴,因為菱妃求情,皇上終於點頭解了淑妃的禁足,和眾嬪妃一同出席盛宴。
而這盛宴,是因為嶺南軍進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