睜開眼,我看到眼前出現一片朦朧的紅色。
我的頭上蓋著一塊紅紗,穿著一看就很喜慶吉祥的華貴新娘服。
摸一摸料子,仿佛在觸摸雲霧,又或是嬌嫩的花瓣。
極品的手感告訴我,這套衣服的質感與上麵的刺繡,足夠買下我未來房子的一間廁所,或者說是一輛代步車的四個輪子。
頭紗垂落的長度,剛好夠遮擋在我的脖子處,我透過這紅紗,心情複雜地打量室內裝修。
古代,臥室,我穿著新娘服坐在床上。
我和誰結婚?
我扭頭,床上很大方地撒了一堆紅棗、花生、桂圓、蓮子。這是寓意早生貴子,我懂。
比起美好的祝願,我認為它們應該要發揮更實際的作用。
於是,正好感到肚子餓的我將這些零嘴都攏了過來,一邊吃一邊思考,我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原本下班後,我打算拿上醫保卡去看看我的痔瘡。
最近工作和兼職太忘我,喝水少了,又久坐久站,沒有規律吃飯,便秘的老毛病有點犯了。
菊花是真的需要精心嗬護的,你不愛它,它就會偷偷給你一個大驚喜。
這幾個月之所以又這麼狂拚,是因為自己看到了全款買房的希望。
二十一歲三本畢業,工作八年,我原本計劃用攢下來三十多萬存款作為首付買房。
由於年前房價開始連續蹦極,眼看著首付的錢有可能變成全款拿下的錢,我的信心空前膨脹。
於是開啟了瘋批社畜的模式,恨不得化身八爪魚,做一個克蘇魯打工人。
除了自己本職的公司文員工作,線上線下有活我都會接,雙休還會去瘋狂星期四兼職。
也是因為太拚,痔瘡發了。
但是,我並沒有去成醫院。一陣暈眩後,再次睜開眼,我就到了完全陌生且布局詭異的古代房間。
由於目前菊部感覺良好,我也就安心先吃點,吃飽了才好動腦筋。
我嘗試一邊吃一邊做提肛運動,就在此時,一道生龍活虎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宿主!”
掰開花生殼,我繼續淡定地吃。
“你聽見了吧,不要無視我。”
“嗯,聽到了。”
“秋雲月,你穿越到了《雲月殘》這本的中了!耳熟不,這名字。”
哢嚓一聲,桂圓殼捏碎,我吃著裡麵的果肉,覺得這本《雲月殘》的名字確實格外耳熟。
越想越覺得熟悉,似乎還隱隱觸及到我的靈魂了。
“彆想了負心漢!這是你自己初二寫的絕美虐戀仙俠!”
“……”我該從哪裡吐槽。
差點被卡死的我,跳下床,直接拎起桌上的壺茶對嘴灌。
溫涼的茶水舒緩了我的喉嚨,但並不能驅散我心頭湧上來的不妙之感。
初二是個敏感時期,全世界的人在這個年齡段估計都挺躁動,而我,格外躁。
一方麵是初二青春期,一方麵是爸媽離婚。
以如今29的年齡來回望過去,確實隻會一笑而過,但放在當時那種情況下,對於才14歲的我來講,這就是晴天霹靂。
在精神狀態遙遙領先的情況下,我學著班裡的才女,自創了一本愛情。
為了投放自己的感情,女主的名字就以自己為名,又為了凸顯世界黑暗深邃殘忍,書名又專門叫做《雲月殘》,強調的就是一個悲劇。
我買了密碼鎖的本子,專門用來寫這篇,一共三百頁的本,我斷斷續續寫了一百頁。
初二一整年,爸媽離婚,並且迅速重新組建家庭,然後在我初三那年,仿佛約定好了一樣,與新的伴侶生了大胖兒子。
我成了那個多餘的。
承載著我精神意誌的《雲月殘》並沒有寫完,內容也越來越糟糕。
也因為生活變動、上課寫之類的,我的學習成績下降。後來,我被初三新來的班主任找到操場談心。
她是個很年輕很沒架子,脾氣很軟的女人,但也是她拉了我一把。
後來班主任隻教了一屆初三就辭職,她說去尋找生活的意義。我直到現在都覺得生活沒啥意義,但依然很敬佩班主任。
良師離開了,小小的我卻稍微振作起來。
後來,我不再寫《雲月殘》,這本子也不知道丟到了哪裡。
我根本不想當作者,隻不過是用寫文的方式在發泄自己的情緒。
我當時的狀態,應該是平等地虐待每個主角,但這總比自殘好。以前班上,是真的有同學用小刀劃自己、用筆芯戳自己,多疼啊。
回憶結束,關於具體的內容已經變得模糊,畢竟29歲的社畜是沒法理解14歲的中二學生,就算那是15年前的自己。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都不一樣,何況那麼多年前。
我理所當然地這麼想著,“係統,既然我是穿越到自己的書裡了,我是魂穿還是本體穿?”
“本體。”
我皺眉,像個刻薄的大爺那樣,不滿地抱怨:“我中學時寫的是自己,那也該把狀態恢複到十幾歲,青春美少女才是。”
“可是你書裡設定也是二十多歲。”
我露出睿智的表情,“是嗎?就算是二十多歲,你讓我魂穿也行,至少沒有痔瘡。”
“搞了半天,你在意的是痔瘡啊!”
“哪個女主一上來成親,還菊有大痔,菊部有血的?這一點都不言情!”
“但你現在菊花沒殘,沒犯病,你多喝水,多保持健康作息不吃辣不行嗎?我不要和你說菊花,我是來交代任務的!”
平日裡坐馬桶,我都會保持著刷手機的習慣,偶爾會刷點帥哥美女小視頻,還有網文看。
這種係統文的套路很常見,再說,穿的還是我自己小時候寫的文,我是本地人,不必太慌。
“你的《雲月殘》沒寫完,你穿越過來的任務就是把演繹到大結局。”
“……”
你大爺大伯二叔三舅的,我怎麼知道自己當時想寫什麼大結局?
“我不知道結局。”
“你努力回憶一下。”
“回憶不起,畢竟人到中年貴人多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