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拾通過搜身入場後,依舊先是從縣吏手中領了試卷紙,座位卻不再隨機,而是在張知府眼皮底下。襄平府各縣縣試的前十名都享有這份特殊待遇,不出意外,府試錄取人選往往也在他們之中。
考場大門落鎖,書吏舉牌而過。
看見考題,場中一陣小小騷亂。
謝拾也著實愣了一陣。
張知府所出的兩道四書題竟然都出自《論語》,甚至出自《論語》的同一章!
如此出題,令人措手不及。
他暫時放空心思,先將三道考題在草稿上一字不錯地抄下來,以免記憶出錯:
首題:一匡天下
次題:如其仁
試貼詩:賦得玉水記方流得流字,六十字成。
謝拾盯著草稿上的兩道四書題陷入思考。這兩題完全可以合並看作一題,隻因它們都出自《論語·憲問第十四》這一章,不僅主旨相同,涉及的都是同一段典故。
春秋之時,齊恒公與公子糾兄弟二人爭奪君位,最終齊恒公獲勝,公子糾落敗被殺。公子糾身邊有兩名臣子,一曰召忽,一曰管仲。公子糾死後,召忽自殺,管仲卻被鮑叔牙舉薦給齊桓公,最終輔佐齊恒公尊王攘夷,成就霸業。
管仲之名流傳千古,但他前後事二主的行為曆來爭議不休,《憲問》這一章,孔子的兩名弟子便就這件事詢問孔子的看法。
謝拾迅速默出原文內容。
首先是子路。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同為公子糾之臣,召忽為公子糾自殺,管仲卻沒有,這樣也能算“仁”嗎?
【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孔子的回答卻是“如其仁”,即“誰如其仁”,誰能比管仲更稱得上“仁”?
接著是子貢。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管仲
算是“仁者”嗎?公子糾被齊桓公所殺,他不為之赴死,還投齊恒公為相。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孔子的回答卻是“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須知春秋之時周王室勢微,而夷狄交侵。正是因為管仲輔佐齊恒公“尊王攘夷”,才有今日華夏衣冠文物之盛。故而孔子以為,若是管仲也像是匹夫匹婦一般因一時意氣而自殺,或許中華大地早已被夷狄統治,大家都要被發左衽。
相較於尊王攘夷的大功、造福天下的大仁,區區個人品德上的瑕疵又算什麼?
兩道四書題顯然都是聖人讚揚管仲的言語,不過,謝拾解析考題時不能隻分析聖人之意,更重要的是明白主考官出題的心思。
張知府絕不是為了推崇管仲。
曆朝曆代皆推行忠孝,管仲身上有“不忠”這一汙點,大臣對其極力推崇,總不可能是想告訴皇帝“一臣事二主”理所當然罷?那麼重點自然就是“一匡天下”了!
既然如此,這兩道題想表達的應該是:哪怕管仲這般道德有瑕的人,隻因尊王攘夷,都能受到聖人讚譽。他的汙點越大,能蓋過這個汙點而名垂千古的功勞就越了不起。
結合這段時間的朝廷邸報與當前局勢,張知府的心思已昭然若揭、不言自明。
——當今時代,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已經不合時宜,然而,討伐夷狄卻是自古至今的政治正確,是聖人讚譽的大功、大仁!
……聖人都搬出來背書可還行?
謝拾回想起文會中差點上演的全武行。
議和還是出兵,一群學子聚在一起都能吵得雞飛狗跳,朝堂之上想必爭得更凶,年輕氣盛的天子自然是一力支持出兵伐虜。
張知府用《論語》同一章連出兩題,用意如此直白,簡直拋棄一切節操討好天子。
這麼一來,倒黴的就成了考生。
主旨無限相似的兩道題,偏偏得寫出兩篇完全不同的文章,極其考驗考生的功底。
府試最重首場,首場最重首題,考生又哪敢在首題上有所保留?必然全力以赴,掏空了肚子裡的墨水,將文章寫到極致。結果寫完首題還要繼續論證換湯不換藥的次題,試問一般人腹中哪還有貨?
張知府這一出,簡直招罵!
還好謝拾早有準備,不慌不忙。
帶著些許押題成功的快樂,謝拾提筆,先在草稿紙上書寫起來。
首先是首題“一匡天下”。
謝拾不玩什麼花裡胡哨的,下筆就是“正破”:“垂大功於宇內者,聖人不究其小節!”
破題之後,便順勢下筆,重點圍繞“大功”作文章——雖說張知府拍馬屁的嘴臉令人不恥,不過攘夷之事,謝拾舉雙手支持。
做完首題,便是次題“如其仁”。
短短三個字,聖人對管仲的嘉許無法言表。謝拾這回選擇反破,先破“其仁”:“夫仁者以匡世濟人為心,聖人大之!”
……
兩篇文章七百字,在草稿上揮灑而出,謝拾又用端正的館閣體一一謄抄到試卷上。
隨後,他才看向試貼詩:賦得玉水記方流得流字,六十字成。
即以《玉水記方流》為題,“流”字為韻腳,作五言六韻詩。
作詩倒是難不倒謝拾。
從徐夫子以“雪”為引子上的第一堂課開始,年幼的謝拾便對詩詞產生極大的興趣。詩詞的音律之美,一度令他沉迷。
盯著“玉水記方流”許久,謝拾閉上眼睛,眼前仿佛浮現出玉帶一般的溪流。
潺潺流水聲在他耳畔響起。
不知過去多久,他睜開眼睛。
筆落,詩成——
良璞含章久,寒泉徹底幽。
矩浮光灩灩,方折浪悠悠。
淩亂波紋異,縈回水性柔。
似風搖淺瀨,疑月落清流。
潛潁應傍達,藏真豈上浮。
玉人如不見,淪棄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