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陽向來文華不彰,今科不僅出了兩位舉人,謝拾更是一舉摘得湖廣解元之位。消息甫一傳開,便以極快的速度傳遍全縣。
一時不知多少讀書人為之振奮,不由自主憧憬著將來的自己也能有在秋闈中大顯身手、獨占鼇頭,令列祖列宗增光的一日!
本就聲名斐然的謝拾這下算是徹底名動泊陽,成為眾多泊陽士子羨慕憧憬的對象。
正當此時,他們得知書肆中出現了解元郎的著作,手把手教授製藝心得與鄉試經驗,頓時,泊陽士子心中隻有一個念頭:買!一定要買!這可是解元郎傳授的寶貴經驗,隻要認真研讀,將來自己未必不能成為下一個解元郎!
泊陽一地如此,襄平各地亦然。生員們爆發的購書熱情令各地書肆掌櫃眉開眼笑。
即便當年謝拾中小三元時所著《三年童試兩年模擬》亦是廣受歡迎,卻遠遠無法與如今的“盛況”相比。畢竟當初謝拾隻是個初入府學的農家子而已,唯有一個小三元的名頭。而今他卻是襄平公認的才子之首,《致知集》風靡周邊州府,而今又以十五之齡成解元,聲望自不可同日而語。
恰逢此時,他與書肆合作出售《三年鄉試兩年模擬》,又有幾個讀書人能不動心?即便一開始不感興趣的讀書人,發現身邊同窗精研此書,必然不願意落後於人。
加之儒林大宗師方汝輝對謝拾的極高評價傳揚開來,對解元郎所著之書動心的讀書人何止襄平一地?四海書肆的幕後老板肖三老爺都大為震撼:“四海書肆不曾遍布四海,此書卻儼然將傳遍四海!”
震撼過後,肖二老爺喜上眉梢。謝拾名聲加成越高,書賣得越多,他賺的也越多!
不僅如此,《致知集》亦是進一步向外散布開去,哪怕從前心懷偏見的人,見樂山居士如此盛讚,為振興舉業,都免不了收斂偏見,仔細看一看解元郎所編之書。
《致知集》與《三年鄉試兩年模擬》借此東風而大賣,謝拾得以一口氣掙足了遊學的路費。
而這卻隻是一個開始。
《三年鄉試兩年模擬》廣受好評,《致知集》四處傳播,其上由解元郎趕考歸來後發表的最新幾篇文章更是令人讚不絕口。
雖說隻是散文與雜記,水平卻尤勝科場上的經義文章,寫景如在眼前,抒情動人心腸,說理似百川入海,嚴謹而氣勢逼人。任誰見了都不能不為這字字珠璣而歎服!
而這些驚豔眾人的散文與雜記,皆為謝拾在家中日常讀書、釣魚、品食、賞景有感而作,二橋村在他筆下儼然桃花源一般。
二橋村附近的山丘河流,村裡的花卉果樹,就連河中的魚蝦,林中的鳥獸,在他的描繪之下,都好似多出了不一般的色彩。令許多人不禁生出好奇,忍不住想見識一番他筆下的美景與獨具特色的佳肴。
二橋村因此而迎來了商機。
事情還要從謝拾中舉,遠近之人皆登門道賀說起。雖說謝家不曾收下太貴重的禮物,卻也因此結識了來自方方麵麵的
人物。其中便有不少經營店鋪酒樓的地方商賈。
謝拾並未接受他們贈宅贈田結親,卻欣然接受他們的親近,主動促成一樁合作。
——從此以後,無論飛禽走獸,還是魚蝦靈芝,凡是二橋村鄉民的物產,都不用再辛辛苦苦到集市上叫賣,而是直接向這幾家鋪子供貨,雙方算是簽下長期契約。
此外,謝拾又說服村裡人一起在後山種果樹,謝家出秘方,全村人齊心協力製作果脯果醬,與縣裡的鋪子達成供貨協議。
區區二橋村的供貨體量對這些鋪子背後的商賈而言不算什麼,就算虧了也無妨。借此討好一個前途無量的人物,與之搭上聯係,才是大賺。故而各家都答應得無比爽快。
殊不知謝拾並無占其便宜的意思。一時占了便宜,指不定在未來就要拿人情來還。
謝拾理想中的計劃是雙贏。
於是,便有了解元郎的種種“廣告”。這就讓二橋村出產的貨物有了獨特的“品牌”。
雖說目前一切還隻是雛形,而謝拾本身並不精於商道,但他隻提了一嘴思路,以這些商賈的精明,自然知道該如何做。
譬如昔年大名鼎鼎的東坡先生,若是某家酒樓推出東坡先生讚過的佳肴,其他人難道不想嘗一嘗?謝拾自不敢與東坡先生相比,但以他在泊陽的聲名,值得一試。
興衝衝上門送田送宅結親的幾戶商賈雖未達成目的,卻當場談下了幾筆長期買賣。本以為是變相討好解元郎,用另一種方式給謝家送錢,最後卻驚訝地發現,自家非但不虧反而大賺,一時驚歎不已。
“謝家祖墳冒了青煙,有此麒麟兒,何愁不能大富大貴?”
雖說如此就成了公平合作,甚至他們還賺了些,與預期中讓利於謝家賺取人情的目的相去甚遠,見識長遠者卻是愈發歡喜。
“謝家子前途無量,與之結交,我家幸甚!”
謝拾為何如此,說來話長。
儘管是遷移而來的外來戶,可三代紮根下來,謝家老老少少早已將二橋村視為謝氏的“祖宗基業”。如今雖已發達,卻從未想過搬離二橋村到城裡去住。至少謝大有老兩口與謝家大房不打算離開。在他們淳樸的思想中,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家狗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