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在徐大太太心坎上了,娶這麼個媳婦,不就為的她能乾管家,讓自己女兒後半生無憂?當然,能再給綿珠設一些障礙那就最好最新章節。但徐大太太沒說出口,隻是拍拍葉寧真的手:“你果然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我已經這把年紀,說起來都土埋半截子的人,盼的什麼?不就是你們這些年輕人好好地?”
葉寧真的眼還是那麼恭敬垂著:“外祖母的心,孫媳明白,外祖母將孫媳從那境地救出,孫媳定會照了外祖母的吩咐做的。”說著葉寧真站起身,跪下恭敬行禮,徐大太太忙把她扶起:“雖說這話我說有些不好,但你原先遇到這種事,日後定會越過越好的。”葉寧真低低應是:“孫媳謝過外祖母吉言。”又說幾句閒話,徐大太太吩咐丫鬟拿出一套赤金鑲紅寶的頭麵送給她,留她用了飯也就看著他們小夫妻離去。
這件事情一辦完,徐大太太心裡的大石落下,眼看就是中秋,徐大太太想著等過完中秋就收拾行裝回家鄉。畢竟徐大老爺年已六十有五,這回回京雖陛下召見過,但徐大老爺還是以年紀老邁,想多為徐首輔儘孝幾年,還望陛□諒的話推辭了。徐大老爺既不肯再次出仕,今上也隻有讚一聲徐家果然家風甚好,親口許諾等徐首輔九十大壽之時,從徐首輔重孫中擇一賢才,給以官職。徐大老爺叩謝陛下洪恩,也就預備回鄉。
徐大老爺不再出仕,那這京城,大概也是徐大太太最後一次回來。於是徐大太太趁了這個時候,和當年閨中密友一一去拜訪敘話,大家都已進入暮年,昔日閨中聚在一起談笑說話的少女們,有不少已經過世,能再一起說笑的,也隻有那麼有數的幾個。
彼此互相感傷拜彆一番,徐大太太又去寧國公府辭了自己的兄嫂,寧國公府和徐府來往本就密切,縱然徐大太太在閨中時候和嫂子有些齟齬,這麼些年下來也全消失不見。寧國公夫人和徐大太太姑嫂兩人又執手灑淚,這一彆,隻怕再無相見之期。
好在寧國公府和徐家的姻緣已經接下去,看著徐大小姐現在日子過的那麼順心,這又讓徐大太太心裡覺得歡喜。親友故交都一一告辭過,行李也收拾好了,就等過完中秋就啟程回家,這日清早起來,徐大太太正在梳妝,看著鏡中的白發不由歎道:“真是不能不服老。”丫鬟抿唇一笑:“太太您可比同齡人年輕多了,彆的不說,前兒褚太太來拜您,她可比您小得多,奴婢瞧著,也和您差不多年歲。”
雖知道丫鬟這是奉承話,徐大太太還是笑罵一聲貧嘴,正要起身時候柳媽媽走了進來,臉上神色有些慌張:“太太,方才家鄉來了信,說老太爺上月晚飯後在園子跌了一跤,現在臥床不起,三太太請您快些回去。”
徐首輔今年已經八十有六,這個年紀絕對能稱高壽,隻是一月份徐大太太上京來時,徐首輔還身體健旺,能到處走動,不過許是年紀越老的人越固執,徐首輔並不喜歡有下人跟隨,晚飯後也是一個人在園子裡走動。徐大太太在家時候就十分擔心這點,畢竟徐首輔年事已高,說句不好聽的,摔一跤就去這樣的事並不少見。
吩咐下人們務必要暗自跟隨,此時聽到果然出了這事,不由有些怒道:“你大奶奶是做什麼的?這種大事叮囑過她還是出了簍子。”柳媽媽忙勸道:“老太爺的脾氣,太太您是曉得的,老太太在時還好,現在老太太已經過世那麼久,誰敢勸一勸?”
徐大太太嗯了聲:“老爺那邊想也知道了,好在行裝都備齊了,也不用再這過什麼中秋,明兒就回去吧。”柳媽媽應是,自去安排徐大太太回家的事,這邊二太太也曉得消息,忙過來和徐大太太商量,畢竟徐首輔年事已高,這要有個萬一,這邊必然也要回去奔喪。
但就這麼回去,二太太又有些舍不得離開,畢竟徐家聖眷很隆,照這麼看來,過個兩三年,徐二老爺入閣也不是不可能。這要真是回去後徐首輔又好起來,這裡外一耽擱就是半年,對仕途可不是什麼好事。
徐二太太的心徐大太太怎不明白,安撫她道:“你也不用這麼著急,三嬸子的性子你是明白的,彆看現在孫子都老大的人了,還是那麼大驚小怪,一根針大的事必要說成有擀麵杖粗才成。不過這也怪不得她,她從來都是在家鄉,三叔叔人又老實,沒經過多少事。”
如果真能如此就好了,徐二太太心裡想著,但還是道:“既然大嫂這樣說,那我們就先不回去,隻是今年的中秋節,又不能好生過了。”徐大太太笑了:“這也沒法子的事,長輩生病,我們做晚輩的理當如此。”
商量定了,二太太也就回去準備那些彆的事。此時整個府中都知道徐首輔病了,徐大老爺他們要第二日趕早走,那些說好要跟著回去的人,頓時更加忙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