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阿鬥身份也合適。
真要是派一個猛將過去,以雲長平生傲上而不忍下的性格,很難和他相處好。
而阿鬥不僅身份合適,而且陣斬徐晃,組團攻曹真側翼,其軍事才能已經在戰爭中體現出來,足可以為雲長坐鎮後方。
小鷹長大了,總要張開翅膀,出去曆練一番。
想到這裡,劉備心中已經同意,口中卻道:“此事孤還要和孔明、孝直、翼德等人商議,你且退下吧。”
劉備招來諸葛亮、法正等人商議,結果眾人一番討論,覺得封舟所言大有道理,所謂軍國大事,安穩為上,關羽要北伐牽製曹操,後方就必須有強人坐鎮。
而封舟無論身份、年齡,以及自身本領都十分合適。
法正道:“隻可惜王世子未曾領兵,隻怕上陣磨槍。”
諸葛亮道:“這有何難?就讓他統帥郭遠所在部曲五百人,讓他所教授的那群學生為其羽翼,便是雲長也放心的下了。”
劉備聞言大笑,隨將偏將軍郭遠曾統帥的那隻部曲交由封舟管轄,共五百人,按照封舟的提議,取名“背嵬軍”。
背嵬軍的主將當然是封舟,按照部隊的編製,他由屯長升任都統,彆部司馬由吳彤擔任,冷風‘石環等人擔任屯長、什長、伍長等職務。
這些底層軍官都是封舟親手教授出來的,如今又因為隨他建功而得到提拔,自然對他忠心耿耿,也算是封舟的班底了。’
於是劉備大張旗鼓,安排前部司馬費詩為使,齎捧誥命投荊州來。
而背嵬軍偽裝成護送軍隊,封舟潛藏其中,隱蔽姓名身份,一路來到荊州治所江陵。
關羽迎接眾人進城,到公廨禮畢,雲長問曰:“卻不知道漢中王封我何爵?”
費詩回答道:“五虎大將之首。”
關羽問:“那五虎將?”
“關、張、趙、馬、黃是也。”
關羽一聽不高興了,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龍久隨吾兄,即吾弟也:位與吾相並,可也。黃忠何等人,敢與吾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為伍?”遂不肯受印。
封舟在費詩後麵聽了關羽孩子氣的話,不由得哈哈一笑。
關羽見一小卒發笑,微微一怒,正要說話,卻見那小卒摘掉帽子,走上前來,拱手施禮:“阿鬥拜見二叔。”
關羽一怔,驚道:“是阿鬥……,世子?”
“二叔,你與我父王有兄弟之義,視同一體。所謂關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關將軍也。父王呼我為阿鬥,二叔自然也應該呼我為阿鬥,何須計較稱謂?”
旁邊費詩也道:“世子奉漢中王之命,潛身而來,此事隻有在座諸位知道,還請將軍不要廣為告知。”
見關羽點頭後,費詩又道:“正如世子所言,將軍即漢中王,漢中王即將軍也。豈與諸人等哉?將軍受漢中王厚恩,當與同休戚、共禍福,不宜計較官號之高下。願將軍熟思之。”
關羽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見教,幾誤大事。”即拜受印綬。
說完轉頭看向封舟:“阿鬥陣斬公明,吾聽說之後,便與你坦之大哥暢飲幾杯,為你遙相慶賀,連歎後生可畏。卻不知你這次奉兄長之命,潛身而來,所為何事?”
封舟道:“父王命二叔北伐襄樊,征討曹仁,但是料想江東孫權心中不寧,他畏懼二叔虎威,不敢有什麼大的行動,但私下裡小動作定然不斷,阿鬥雖小,對付這些小動作,卻是拿手好戲,這次不斬斷孫仲謀的長手,豈不是枉費我對他一番掛念。”
“哈哈哈……阿鬥所言不錯,定要斬殺孫權小兒所伸長手。”關羽開懷大笑。
封舟心裡說道:“原來堂堂武聖,我這位便宜二叔喜歡聽好話,看來也是一頭順毛驢。也罷,為了我念頭通達,便順著他說話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