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雪峰山論英雄(2 / 2)

舟行諸天 明少江南 5908 字 11個月前

“怎麼,伯言有與我相左的想法?不妨說一說嘛,大家不過一時戲言而已。”

陸遜笑道:“那倒沒什麼相左之言,不過想起一事,據報,劉備嫡子禪,小名阿鬥,在年初的漢中之戰,陽平關外陣斬曹操手下大將徐晃,收攏手下,列隊而戰,逼得曹真退兵,不敢交鋒,隱隱間有英雄之舉。”

“陣斬徐晃。某也聽聞了。”呂蒙微微點頭。

“怎麼?子明不覺得此子有英雄之相?”陸遜問道。

“那倒不是,隻是此人終究年少,隻是顯出戰場之勇,未見戰略之言,到底能否繼承劉備之雄傑,還要多看看。再說了,他是劉備嫡子,將來繼承其位,乃人主也。”呂蒙避重就輕的答道,心中不以為意。

不過區區一黃口孺子罷了,年紀尚幼小,能有什麼作為?

陸遜卻不讚同:“自黃巾亂起,戰亂頻頻,但是能夠在千軍萬軍當中斬主將者,能有幾人?某觀遍所有,不過關雲長斬文醜、顏良、黃漢升斬夏侯淵而已,但他們當時已是成年,智慧武勇都處在壯年。而這劉禪小兒,僅以十二歲年齡,就能在大戰當中斬殺徐公明,自然非同小可,他下一步更是逼得曹真避戰,這說明他小小年齡,審時度勢,非同小可。”

他一番言論,呂蒙不由得微微點頭,嗬嗬一笑:“伯言此話,大有道理。不過所幸此子年幼,又尚在川蜀,想必此時正在以世子身份,開府建衙。若是此子身在荊州,倒要小心謹慎。哈哈哈……”

“哈哈哈……”

陸遜也陪著呂蒙笑了幾聲,便站了起來,道:“和子明一番言談,大有裨益,遜這就返回秣陵,回見吳侯。”

呂蒙也道:“與伯言一番商談,心懷大暢,某這就托病不起,上書辭職,這南郡太守,非伯言莫屬。料那關雲長驕傲自大,必定抽調大軍前往襄樊,我軍攻取荊州,如探囊取物耳。”

“不錯,隻是子明還需萬事小心。”

兩人一番長談,拱手分彆。

數日後,呂蒙稱病辭職,陸遜接任,就任後立即修書一封,具名馬、異錦、酒禮等物,遣使齎赴樊城見關羽。

關羽接到陸遜卑謙的書信,仰天大笑,隨即令撤荊州大半兵赴樊城聽調,便欲進兵,進攻樊城。

東吳接到消息之後,孫權便暗召呂蒙,拜其為大都督,總製江東諸路軍馬;令孫皎在後接應糧草。蒙拜謝,點兵三萬,快船八十餘隻,選會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搖櫓,卻將精兵伏於船中。次調韓當、蔣欽、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員大將,相繼而進。

當夜二更,精兵捉了烽火台的蜀軍,隨即呂蒙率五千精兵,徑取荊州。其餘兵馬隨後而來,將至荊州,呂蒙將沿江墩台所獲官軍,用好言撫慰,各各重賞,令賺開城門,縱火為號。眾軍領命,呂蒙便教前導。比及半夜,到城下叫門。

就在此時,荊州城上一片火把亮起,照的燈火通明,有如白晝,糜芳越眾而出,大笑道:“來者可是呂蒙呂子明?我這一招誘敵深入,你覺得如何?”

話音未落,城上箭如雨下,滾木礌石不要錢的撒下來,將前麵的伏兵殺死大半。

呂蒙大吃一驚,叫道:“不好,大軍快撤。”

大軍急忙返回,卻見四周不斷有火光亮起,不斷有暗箭射來,猛犬襲擊,甚至有幾百隻火牛衝來,攪亂軍心。

好不容易走到天明,忽然前麵河上橋梁已斷,一支部隊背河而列,堵住了他們的去路,約莫一千人。

要知道呂蒙這一隻襲擊江陵的軍隊,人數雖然不多,卻也有五千人,且都是精兵,雖然亂了一夜,軍心尚在。

呂蒙越眾而出,叫道:“前方領軍者何人?”

他話音剛落,對麵立刻爆出一聲雷鳴般的聲音:“漢中王世子劉禪在此,呂蒙,投降免死!”

這一聲吼聲,當真有如颶風驚雷一般,呂蒙隻覺得耳朵一鳴,胯下馬匹驚叫長嘶不已,再看身後將士,各個都有驚懼之色,顯然嚇得不輕。

呂蒙心中不由得駭然:“此子聲音好大,猶如雷鳴,隻怕全軍都聽得清清楚楚。”

雖然心中駭然,但呂蒙少年時以膽氣稱。從破黃祖作先登,從圍曹仁於南郡,破朱光於皖城,累功拜廬江太守。在逍遙津之戰中掩護孫權逃生,並於濡須數禦魏軍,以功除左護軍、虎威將軍,可以說自身武功和膽氣都非常人所及。

此時他身邊有周泰、丁奉兩員虎將,呂蒙叫道:“聽聞阿鬥小兒師承趙子龍,曾陣斬徐晃,非一般王孫公子,大家不可輕敵,當全力以赴,殺出一條出路。”

周泰叫道:“陣斬徐晃之事,隻怕是劉備為阿鬥揚名,誇大其詞而已,量他十二歲年紀,能有什麼作為?都督率軍而走,我帶兵攔住他們!”

說吧,帶領手下幾百私兵,向著前方蜀軍衝去。

望著氣勢洶洶殺奔而來的東吳軍隊,封舟一抬手中長槍,喝道:“射箭!”

刹那間,箭如雨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