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宋金兩國的相關人士為宿州大捷的消息而震動的時候,封舟和北伐軍的腳步,並未停止,反而一直在前進。
六月二十日,封舟率大軍攻克徐州,斬殺女真人一萬多人,俘虜數萬大軍,全部打散編製,選優除蕪,編入北伐軍當中。
此時,大宋朝廷的旨意下達,封李顯忠為京畿招討使,封王重陽為京東招討使,其他有功之臣各有封賞。
“這安排倒是有意思。”封舟笑了笑,並沒有在意。
他知道朝廷當中有人在給他上眼藥,但上眼藥的人隻知道官鬥,卻不知道戰場風雲變幻,武將之中自有一番生存方式。。
此時的李顯忠,早就被封舟的神威給震懾住,徹底的投在封舟門下,根本不會和他爭鬥,更何況,他此時麾下眾將領已經被封舟收服,也沒有了爭鬥的本錢。
短短一個多月,整個北伐軍十五萬人,已經成為封舟的一言堂了。
因為,隻有勝利和讓將士們升官發財,才能讓將士們折服,而偏偏封舟,最擅長這兩點。而臨安的文官們,恰好最不擅長這兩點。
七月十五日。
大宋北伐軍兵分兩路,京畿招討使李顯忠率八萬大軍攻破南京歸德府,修整十日後又率軍北上,攻克睢州府,緊接著一鼓作氣,與八月一日大破金兵一萬五千人,攻占了金朝的南京府、大宋朝的舊都——開封汴梁!
攻克汴梁之後,李顯忠將城池打掃乾淨,恭迎平章軍國事、北伐主帥封舟入城。
封舟入城後,立刻派遣一路人馬西進,占據了潼關,然後派人向遠在隴西的大宋太保、領興州駐紮禦前諸軍都統製職事吳璘,告訴他大宋北伐主帥封舟已經占據中原封鎖潼關,他可以擇機揮軍北上,收複國土。
吳璘接到消息之後精神大震,立刻命北伐西路軍先鋒、江都將軍王生,率軍北上。
而京東招討使王重陽這邊也沒閒著。
七月十八日,京東招討使王重陽率軍攻克兗州、數日後攻占泰安,修整數日後兵分兩路,連克濟南和德州府,占據形勝之地,席卷整個山東。
等時間進入八月份之後,黃河以南,已經儘歸大宋所有,而封舟也實現了北伐戰略的前半部分——取山東,撤除金朝的屏障;進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占據它的門檻。
到了現在,金朝的控製範圍已經退出黃河以南,完顏雍駐兵河間府,進退不得,但是若封舟渡過黃河,完顏雍也隻能迎戰。否則,中原之地,隻怕不會為大金所有,大金朝的女真貴族們,隻能退回白山黑水之間與苦寒為伴了。
而封舟坐鎮大宋舊都汴梁,開始指揮大軍化整為零,以剿匪的名義四處打擊豪強,奪取戰略物資,另一方麵,開始對北伐一戰表現優異的將士嘉獎,同時進行培訓。
曆時兩月。
整整兩個月以來,封舟所派遣的軍隊,在山東河南等地大開殺戒,四處追殺那些土豪劣紳、有金人背景的官吏商人,封舟更是親自動手,一口氣拔除十七家道觀,毀掉二十家寺廟,一路踏平了無數盜匪賊窩。
整整兩個月以來,整個黃河以南,一片動蕩,無數勢力,人人自危。
此時哪怕是再高傲、再狂妄的人,也不敢直麵封舟和北伐軍的鋒芒。連盤踞中原幾十年的女真人都被殺跑了,哪個勢力還敢與封舟爭鋒?已經沒有人有這份膽量和能耐了。
……
但在臨安,卻是另一種風起雲湧。
道明寺中,幾位儒家宗師正在高談闊論,而太尉張浚則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裡,和一個官員溝通,
“太尉,陛下一心北伐,實在是勞民傷財之舉,已經動搖了大宋根本啊!”
一個主戰派大臣在張浚麵前說道。
若是往常,這位大臣是絕對不會說類似的話的。
因為隨著北伐的節節勝利,那些主戰派大臣發現,功勞簿上雖然有他們的名字,可是卻和他們希望的大相徑庭。
張浚沉默不語。
他明白這些人的意思,心中也是一片黯然。
他終於明白了湯思退和萬俟卨等人的良苦用心啊。
北伐太過順利,武人就會輕易崛起,重蹈五代時期武人當政的覆轍,這是大宋文人士大夫所不允許的。
“可是陛下全力支持北伐,甚至直接繞開政事堂和樞密院向前線下旨,我們根本無法阻擋官家的旨意,而且前線統軍大帥乃是封舟,他雖不是文人,但是官職卻不比任何一個人小,我們這群人,根本影響不了他!便是趙逵和虞允文兩人也不行。”
張浚歎道。
“太尉,我聽聞湯進之(湯思退)被貶斥之後,並未離開京城,對官家常懷不滿。”那人口風一轉,說起了主和派領袖湯思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