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舟將本源之樹和大道至果收入自己的紫葫蘆當中。
紫葫蘆內彆有洞天,封舟億萬年的建設,早已經在裡麵放置了諸多設備,完全可以讓本源之樹繼續存活。
至於造化之泉,讓楊戩他們三人分享就行,他不需要使用,他也沒有什麼人撫育他們成仙。
經曆了億萬年華夏道統文化的熏陶,封舟內心深處,終究和西牛賀洲的一處小國格格不入。
何況這個小國沒有悠長的曆史,沒有厚重的文化,也沒有先進的生活。
“封殿下,你有沒有覺得這裡麵的水很深?”
離開之際,楊戩來到封舟身邊,悄聲問道。
封舟嗬嗬一笑:“真君所言不錯,有人伏線千裡,卻不占因果,有人順勢而為,更是無為而治,隻不過他們沒有投擲力量,所以這本源之樹,造化之泉為我等所得。他們一開始不想露麵,此後更不會露麵。”
楊戩一怔:“伏線千裡,順勢而為,殿下果然也懷疑那兩家。”
“沒錯。”
“這麼說來,我們返回那座小鎮,要麼看不到我那三弟,要麼他和相關之人在一起。”牛魔王插話道。
“各人有各人的緣法,說不定他和魔界大聖在一起呢。”封舟淡淡一笑。
萬聖龍王在一旁不明所以,但楊戩和牛魔王則一起點頭。
道魔之爭,就在太清的陰陽互濟之中。
反者,道之動。
沒有與玄門相反的魔道,沒有對立麵,沒有道魔之間的循環往複,陰陽之用,那麼玄門就隻能不停的發展,看似昌盛,實則沒有了對立麵,就會不動,不動就會僵化,腐朽,失去進取心。太清崇尚水德,流動,無為,變化,易,當然不會看到自己的玄門發展成這樣子。
道理是相同的,佛門也一樣,需要魔的誘惑,滋擾,考驗,才能漸悟真如。
從未聽說過一位佛子是無災無劫,沒有天魔滋擾,沒有魔道阻礙的過程中成道的……玄門需要守弱,需要道之動。而佛門更需要魔道作為對手,需要不斷的曆劫,打磨一顆禪心證得正覺。甚至比玄門還要更進一步的需要魔道。
在佛門更深一層的道理中,佛魔一體,隻有三毒八苦才能反襯托出真如正覺,若是沒有貪癡嗔,又如何領悟正覺?
這一點是萬聖龍王這個級彆的說悟不透的。
但楊戩和牛魔王卻對此有所明悟。
楊戩是玉帝的外甥,但卻是整個天庭體係的敵人,他劈桃山救母親,震動天庭,但天庭卻愈發旺盛了。
而他楊戩,父死娘被擒,通八九玄功,年少英俊,又有助周滅商之功,乃是天命主角之身,卻最後隻能落到安居灌江口,和梅山六友、一千二百草頭神占據一方的地步。
原因就是他成了天庭的磨刀石。
至於牛魔王則更是最大的證明。
他當年作妖,此後在西牛賀洲打下一片天地,卻自始至終擺脫不了仙道之人的藐視,未嘗沒有發橫圖強。
但終歸到底,他是妖,和仙門有著咫尺天涯的距離。
要想真正得到正果,非有大機緣不可,
一瞬間,牛魔王想到了自己的那個七弟,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猴子。
“哎,我老牛還想著帶著三弟去看看七弟,現在想來,個人有個人緣法,我們一切隨心就好!”牛魔王搖頭苦笑一聲,也沒有再回那座小鎮的想法。
鵬魔王和雲程萬裡鵬喝的酩酊大醉。
等他二人醒來,卻聽到了震撼整個三界的消息。
“什麼,朱紫國太子封舟擊敗所有人,獲得了造化神泉?”
“不僅是造化神泉,似乎泉水旁邊的那株小樹也而把他得到。”
“封舟連敗三大妖王,又殺了蚩尤的弟弟蚩吒,震懾了冰原熊族,從容而走!”
……
“事實上不知如此,他先敗二十多個大能,擊殺龍五狻猊,廢掉畢方鳥,打傷申公虎,然後以一敵百,破上百名魔熊,最後踏天而戰,顯出丈六金身,斬殺準聖蚩吒!”
“這個消息如果不是從我親眼所見,說什麼也不敢相信的。”
有人在雲程萬裡鵬麵前說道。
說話的不是彆人,而是空虛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