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未來閣老的感歎(1 / 2)

舟行諸天 明少江南 4799 字 10個月前

() 顯然眼前這位素以強硬著稱的少年刑部左侍郎,麵對實力強橫的江南之地,竟然以這等方法替其減壓。

其威風凜凜,身軀如山,淵停嶽滯,氣勢不凡,所有的大臣都不敢言語。

在這一刻,就連坐在上首龍椅之上的天子朱見深,都下意識吞了口唾沫,不敢發出反對意見,生怕引起封舟的強烈反彈,在場包括整個京城都沒人承擔得起嚴重的後果。

“既然陛下和諸位不反對,那事情就這麼定下了,第一波‘監察員’全部派往蘇州,第二波則是派到臨州,那裡的官員士紳是該好好敲打一番了!”

封舟的聲音在殿內響起,好是驚雷滾滾於皇帝和眾臣耳中心中炸響,震得他們好一陣心驚膽戰,眼前好象出現了一副血流成河人頭滾滾的慘烈景象……

其實滿朝文武,大多來自江南一帶,畢竟哪裡的文風更能培養人才,即使數百年後,也是人才輩出。

按理說封舟提議廣設監察員,適合江南的士紳作對,也就是和江南的讀書人作對,同時也就和身在朝廷的江南籍貫的官員作對。

但這四年來,封舟在河南,在京城立下的天大功勞以及無敵神威,讓他們竟然生不出反對的意見。

更何況,真要是反對,也適合天下的文脈作對。

江南籍官員雖多,卻怎麼可能比得過天下的官員多?

當劉健乘船來到京城之後,便聽到了刑部廣設“監察員”的消息,他隻是微微一頓,便聽到一起抵京的李東陽笑道:“天下人都被騙了,封自橫往江南派遣官員是假,在京城設立官員才是真的,這一招聲東擊西,等天下人看明白封舟的套路之時,怕是刑部已成六部第一了。”

劉健微微一怔,隨即點頭,表示明白。

相比較李東陽,他劉健的決斷力更強一些,但是在智謀方麵,卻略有不足。

但也不過是九十八分與一百分的差距而已。

他歎了一口氣道:“我等都是立誌輔佐君王,了卻天下事的,可惜你我還在蟄伏,自橫兄已經龍飛九天,以天下為棋子了。”

頓了頓,李東陽道:“我來之前,聽說他已經寫信給自己的結義兄弟李赤水,繞道返回京城了,隻怕也是為了安全計吧。”

他從京城出來當官的時候,也與劉健一起與封舟多有會談,彼此十分熟悉,李赤水就在江南仙都山學藝,自然拜托江南人李東陽照看一番。

“這麼誇張?”劉健先是吃了一驚,而後搖頭否決道:“不說彆的,封舟可是堂堂的從三品大員刑部左侍郎,又是超品的忠勇伯,江南的士紳不至於為了區區幾個監察員就對著乾吧?”

他是洛陽人,雖然對於士紳的狠辣心知肚明,但畢竟難以想象江南大商人的厲害。

畢竟他在金陵當官時間太短。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吧!”

李東陽長歎一聲道:“揚州那幫大鹽商一個個不僅有錢得緊,而且個個膽子還大得過分,知道江南的私鹽麼?”

自漢武帝鹽鐵專營之後,走私鹽便成為一大暴利,多是勇悍之輩操作,其中唐朝的落第秀才黃巢就從事過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

到了明朝,由於揚州鹽商的崛起,大江南北、江淮一帶,以及魯豫等地,多是兩淮的鹽場供鹽,於是就有了大鹽商暴利的空間。

“那些私鹽和販賣私鹽的鹽梟,背後基本上都是那些大鹽商的手下,他們比希賢兄想象的還要膽大妄為啊!”

李東陽苦笑一聲。

“那些大鹽商私下裡都有江湖勢力作為打手,背後更是有京城裡的親王、國公、閣老作為靠山,就連金陵六部和魏國公府想動他們都得考慮考慮後果!說不定魏國公是最大的勢力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