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八章 富裕與貧窮(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527 字 1個月前

第三二六八章 富裕與貧窮

對於如白雪和於淼這樣從富裕家庭裡出身的人來說,她們眼界,還真的不是江雅潔能比的。

更多的是著眼長遠,根本不會讓眼前的小利益捆綁住自己的手腳。

不管是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對於她們來說,考慮更多的也是工作的經驗、積累到有效人脈、學習行業規則,時機成熟,就可以如父輩那樣,自己創業了。

白雪就是一個最為明顯的例子,大學畢業以後,並沒有急著如其它同學那樣,擠獨木橋頭去外企、公務員,而是工作也不找,遊山玩水去了,當然了,如果當年不是這樣,她也不可能有機會遇到吳昊的,這就是命運和緣分。

她的那些同學還以為她會就這樣優哉遊哉的玩下去呢,可是一轉身,瞬時接過家族的企業,成了四海產業的董事長。

雖然當時受到那麼大的排擠,但在濱海,企業做得還是風聲水起,當然了,這也離不開吳昊的幫助。

當然了,如果她要是如江雅潔那樣的眼界,以吳昊當時的情形,怎麼可能看得上他呢?一個窮當兵的出身!這就是白雪與江雅潔最大的區彆——白雪更注意的是將來,而江雅潔看到的是眼前。

江雅潔當年之所以要邁出軌道,走出那一步,因為她對吳昊失望。當然了,深究下去,還是她的眼界——沒有像白雪富家女的魄力去等待,因為江雅潔是窮家孩子,輸不起,等不起。

擁有越多的人,才越不怕失去。窮人家的孩子沒有機會可以耐心等待,生活的壓力讓他們對眼前利益考慮的更多。

其實,現實社會,也很能說明一些問題。比如那些創業明星們,也就是創業成功的那波年輕人,你要是仔細的分析、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些年輕人的父輩,無一例外是文化層次高、在改革開放初期奮鬥出一定財富的老板,成功人士。

這些父輩的成功人士,如今已是當下華夏社會的頂梁柱。

因為成功,所以,才有足夠的能力給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正是父輩打下的良好經濟基礎,讓這些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有底氣放手一搏:反正創業輸了還有家裡的理財收益,不至於餓死。

相比而言,那個早早就出來打工、子女留守老家的不富裕的群體,作為父母沒有時間精力管孩子,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可提升孩子,他們隻是艱難地活著而已。

對於這些群體的孩子,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上,隻能隨便上點學,很多孩子,到了中學就輟學。

為了生存,不得不步入父母的老路到城市來打工,然後依然在繁華城市的邊緣被壓擠,這群人中除非立誌能夠改變自己人生的還是有,但是很小的一部分。

這些不富裕家裡出來的孩子,即使麵臨著機遇,也很難背水一戰。

一個社會的現實:寒門再難出貴子,這是多麼赤裸裸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