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五三章 痛心疾首(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596 字 1個月前

第三八五三章 痛心疾首

盧中華的這番話,對吳昊還是有一定啟發作用的,自己現在的汽車廠同樣存在著這種情況。

與人合資,產品銷售好還沒有什麼,畢竟雙方都掙錢,可一旦市場銷售不暢,合資方是不會陪著你耗下去的。

不過,羅沙的汽車廠好處是,對方的投資,那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而且自己方,更多的是以土地和廠房為代價的,關鍵的是,核心技術,如發動機等,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這一點吳昊沒有走公務車製造公司的老路。

“老領導,有什麼感想呀?”一行人在裝配車間參觀之後,回到會議室的時候,盧中華看著吳昊,問道。

“怎麼說呢?這裡的設備,還真的不錯,與我們羅沙的汽車廠不相上下。但有一點,不如我們那裡:我們的兩個汽車廠,全部是滿負荷的生產,而這裡的生產線,處理半停產狀態,這也說明了企業銷售的不利。

以前的公務車製造公司,我來過,而且不是一次。

最高光的時候,與國際大品牌合作之初,借助國際大品牌,銷售還是非常不錯的。

既然來調研了,那我就多說兩句,說的不一定對,僅共各位領導參考。”吳昊看了一眼盧中華和在座的領導,十分客氣的說道。

“老領導,您就不用客氣了,先不說您的中東汽車廠在二、三年的時間裡,就達到了年產一百二十萬輛的目標;就憑著您是我們的老領導,給我們提出意見,也是我們這些老部下求之不得的。”盧中華誠意十足的說道。

“快彆這麼說,時代不同了,那時候呀,遠沒有現在您們這些人的思想先進呢……不說這些了,已經看過車間了,作為家鄉人,說點心裡話,也是應該的。

在來這裡的路上,中華同誌介紹了一下公務車製造廠的一些情況,又到現場走了一圈兒,還是有些感想的。

感想之一,華夏汽車市場的井噴式爆發,在前期,讓自主品牌廠商在合資車企中,處於‘躺賺‘的狀態。

從效益方麵,這是好事兒,可是,所帶來的負麵影響就是,過度的對外資品牌的依賴,如我們公務車製造公司這樣的國企自主品牌的發展,遠不如民營車企,無論是銷量還是自主研發實力,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所以,我們看到了,即使有著國際大品牌汽車盈利能力這麼強的合資車企撐腰,但公務汽車製造公司,還是沒有逃脫停產、半停產的邊緣。這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

這些年了,公務汽車製造公司和國際大品牌合資的路上躺著賺錢太舒服了,以至於現在想起也起不來了。

如果汽車企業,不把重心放在乘用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上,時刻瞄準市場,隻是數著國際大品牌所帶來的利潤,沒有自己的核心東西,是很難長久的。

感想之二,雖然之前,聽說一些公務汽車製造公司的一些負麵新聞,但我還是沒有想到,企業竟然陷入了員工‘放假輪休’這樣的境地。

當然了,這種情況有其特殊的原因,這一點我不想否認。但是,這也說明了公務汽車製造公司經營狀況是很不堪的,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和不理想的債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