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 站隊的學問(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026 字 2個月前

第四五九 站隊的學問

“圈子”文化的核心,說得直白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官場之中的不同級彆不同單位的主導者。而每一位主導者的性格、情趣、愛好、價值取向、利益追求、處事風格那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圈子”文化才有了千差萬彆。

而誌趣相同者,自然多聚在了一起,慢慢地又形成了以某一個或幾個位高權重資曆閱曆練達者為主導核心的群體,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圈子”。而一個一個不同的“圈子”,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圈子文化”。

這裡要說的是,可能你的初衷並不想進入這些有些世俗的“圈子”。

但社會就是個江湖,不是以你的意識為轉移的。具體的說,在工作中,你所對應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或者是幾群人。在這些人群中,不同的主導者之間、核心之間有時因政見不同,有時因看法不同,有時因行事風格相反,意見不統一,自然會產生一些磨擦、一些分歧、一些矛盾。

一旦產生矛盾,有的可能還能調和,有的很難調和,而在這個時候,每一位當事人,需要你有自己的意見和見解,有些事,不隻是有了意見和見解就能解決了的,需要去親自辦理。所以,到了這個關鍵節點,在想回避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不允許你模棱兩可。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不管你願意還是不願意,你的意見,你的態度常常會形成非此即彼的後果。之後,如果再想保持中立,從而特立獨行的話,那就難了哦。A方瞧你不起,小覷你、冷落你;B方仇視你、孤立你、擱置你。如果在遇上什麼群眾測評、還有什麼推薦提拔等大事,因為你不是“圈子”裡的人,當然會對你嗤之以鼻的。這樣一來,你就悲催了,你所做的那些工作勞而無功,你也是位碌碌無為的人,而最後的結局,自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這也在客觀上逼著你不得不加入“圈子”。

這隻是其中之一,還有就是難拒利益誘惑。

前麵已經說過,能夠進入仕途的,都是有心人,有想法的人,誰都懷惴一腔熱血,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前程、好的出路和光宗耀祖的機會。但仕途之中,又不是你想得到就能得到、想好就能好、想升就能升的地方。而仕途中人的乾好乾壞,升遷進退,誰說了算?當然是上麵的那些領導說了算。

於是就有了“圈子”文化的內涵:領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最後加一句,不用不行。所以就有了仕途升遷最著名的一句話:是誰的人,比你是誰更重要。這話說起來有點繞嘴,但實在有道理。

而上麵說的算的,並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類人,是幾個人,是幾類人,可能還是個小團體。常言說的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一群、那一群,就有了群體,就有了“圈子”。這些“圈子”的核心也就是主導者,是能人,是超人,也是凡人、普通人,自有七情六欲,自有遠近親疏之分,這正應了那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