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六四 咄咄逼人(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640 字 1個月前

第一八六四 咄咄逼人

現行的華夏官場,多數的時候,當領導的,是在按著按照自己的權衡和標準選任下級官吏,這樣一個結果,閉著眼睛,就可以想象或者說預見的:領導的指令能夠得到上上下下由衷的認同和支持,以及實際中徹徹底底地貫徹執行,全局會按照他所設想的步驟一步步推進,計劃中的目標會順利的實現。

當然,另一種結果也可以預見:領導的錯誤指令也會被全力執行,帶來不可避免的危害;領導的同僚不能發揮補充和監督的作用;如果領導調任到另一個崗位,或者退休了,領導個人對這些自己人的影響力,以及利益連接,會阻礙繼任者與這些忠心耿耿的官吏建立新的信任關係,從而導致繼任者的政令難行。

這也是出現窩案的一個主要原因。

這種社會的弊端,連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看明白,上麵的高層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但沒有辦法,要順利地實現行政目標,必須要保持下級官吏對上的向心力。

當然了,正是要防止錯誤,才加大了紀委的監督力度,力圖製衡這種局麵。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人人都能以規章製度為準繩,下級官吏嚴格按照上級服從下級的原則行事,不管上級是誰,都能真心、全心地貫徹其指令,那也就不存在以上問題了。

若如此,一旦官員被委任,他的下級官吏們都自動成為他的“自己人”,一旦他離開,這種規章上的服從關係自動消失得無影無蹤。

但不要忘了,不管多麼好的製度,都是有人來執行的,人心難測的現實,注定了左右和管理人心,是為官者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彆是在華夏的傳統、文化和曆史中,更是如此。即便是宋明時期,整個文官係統有高度統一的道德和信仰體係,張居正、王安石們依然陷入人心變換難測的泥潭中。

胡洲之所以帶吳昊去見鄭直,而不是比吳昊級彆更高的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那是因為,在未來以自己為核心的這一套官場體係中,吳昊的這一環,至關重要,根本不是宣傳部長所能比的。

鄭書記知道他們過來,特意擠出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雖然離開了省裡,但鄭直對省及濱海的發展,尤其是機車城項目還有高新園區的軟件園項目,還是非常的關注的。

“胡書記,有小吳市長這員猛將,是你的福分呀,一定在保護好。”鄭直在彙報臨近結束的時間,特彆的強調到。

“放心吧,老書記。前一段時間,我到是有意的讓他鍛煉一下,看起來,效果還是不錯的。”胡洲看著吳昊滿意的說道。

“嗯,是應該放手了。我和胡書記最喜歡的就是你這一點,不懼壓力,堅守自己的原則。但到了你這個級彆,也要適當的學會保護一下自己。不過,聽胡書記這麼一說,我就更放心了。以後有想不明白的事兒,多向胡書記請教,當然了,到京城來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我這個老同誌的嗎。”鄭直笑著說道。

鄭直的這幾句話,那可不是說說而已。

那是在暗示吳昊,胡洲是自己的人,你已經被納入了我的體係之內。

鄭直在當省委書記的時候,並沒有搭建自己的圈子,因為他知道,以自己的資曆,還不足以擔起這個龍頭來,隻能是站隊。

但現在不同了,你想站隊,沒有人敢讓你站了,鄭直不得不站出來,自己畫個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