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O五五 莫名的惆悵(1 / 2)

命運路口 袤一 3417 字 1個月前

第二O五五 莫名的惆悵

吳昊長這麼大,從來沒做過這麼多的家務活呢。

從搬家公司把東西搬到彆墅內開始,與任素紅兩個人中午飯都沒顧得上吃,一直忙活到下午三點,才算把東西歸位。

任素紅點了外賣,兩個人簡單的衝了下之身子,兩份熱狗,直接下肚。

說起來,M國的外賣,遠沒有華夏的豐富,熱狗之外,就是這個基、那個勞的,就那麼幾樣,這也你坐實了華夏吃貨的這個現實。

說華夏是吃的社會,一點也不過分。不管什麼事情,都可以用吃來形容:工作不叫工作,叫飯碗;開除不叫開除,叫炒魷魚;嫉妒叫吃醋;占便宜叫吃豆腐;被起訴叫吃官司;被人打叫吃生活;拿人好處叫吃回扣;沒遇著人叫吃閉門羹;受不了叫吃不消;人緣好叫吃得開;兩麵派叫吃裡扒外;輕而易舉叫小菜一碟……你自己說,中國人愛不愛吃?

這些不算,還有就是,難以完成的任務叫硬骨頭;考零分叫鴨蛋;被叫辦公室是請喝茶;廣東話,炒魷魚卷起來的,就跟卷鋪蓋一樣……

說起來,華夏吃貨屬性自古就有,往前推,可追朔到春秋時代,孔子就提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口號,可謂古代吃貨的楷模。

不過,說吃貨中的真翹楚、老饕中的真奇葩,非蘇軾莫屬。《東坡集》中與吃相關的詩詞不勝枚舉,說它是本食譜都不為過!

如今的華夏,國人吃的熱情一路高漲,吃貨們不甘平凡花式吃喝,各種吃態輪番上陣。他們喝酸奶舔蓋,吃薯片舔手,吞辣條舔袋,方便麵調味包都能泡水喝。在這個神奇的國度,如果還有物種能泛濫成災,那一定是因為不好吃!

華夏人,不管是當官的也好,還是普通的百姓,全都算上,不僅愛吃還會吃,不同的場合下講究不同的吃法,還自創一部吃貨寶典。看書煲劇刷微博,薯片話梅是孤獨修行的最佳助手。出門旅行坐火車,泡麵餅乾相伴同行一路飄香,不但解乏,還能撩人。逢年過節,瓜子花生堪稱國民零食,令人愛不釋手停不下來。

還就是,聚會K歌,飲料糕點則是必備良品,隨時隨地補充能量滿血複活。公司加班,咖啡堅果成為救命稻草,提神補腦奮戰到黎明。失戀分手,巧克力奶茶化身甜蜜解藥,治愈失戀情傷。哪怕一個人無所事事,食物也能變身貼心伴侶,緩解空虛寂寞提升幸福指數!吃,不再隻是一個過程一種目的,它更是麻木舌尖上的調味品,疲憊生活中的釋放劑。

華夏吃貨的本性,精於吃的種族,天賦從何而來?回顧曆史,無數饑荒激發了國人對吃的熱忱,吃成為亙古不變的主題。此外,吃的過程如同自我撫摸,每當食物與嘴巴接觸,都能讓皮膚神經產生快感從而傳遞給大腦引起**,仿佛被賜予無限愛與被愛的力量。加上咀嚼食物時,富有張力又不失節奏感的運動,讓緊張焦躁的情緒在聽覺味覺觸覺的作用下消失殆儘,從此人生在世隻有吃喝二字!

吳昊和任素紅收拾好家裡,補充了點能量,女兒放學的時間已經到了。

任素紅上午的時候,特意到超市買了食材,晚上要給這爺倆煲湯,這也是女兒的最愛,所以,在收拾房間之前,就把湯煲的差不多了,接女兒回來之後,直接熱一下就可以了。

放學的時候,看到吳昊又來接自己,小家夥非常的興奮。一出校門,看到吳昊,根本就不瞧媽媽,直接奔著吳昊就撲了過來。

“這是我爹地。”雖然早上上學的時候,小家夥已經宣示過了,但這個時候,還是不由自主的在吳昊的懷裡,對小同學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