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離開洛城(2 / 2)

施懷珍眼中劃過一絲流光,不好!剛才這番場景激起她與施韻蘭的往年恩怨,這些年一直如鯁在喉,如今她的兒子站在她的麵前又是這種場景,仿佛昨日再現,她怎能自控!!景家是有門楣的人家,怎會容她這般排揎。眼下這般表裡意思是高價收購我晏家米行,落在旁人怕是歡喜,暗裡卻是斬了我們的生路,因而不得不將女兒拱手獻上罷。這般滴水不漏的手段倒像是你施韻蘭,沒想到十五年了!你竟還是這般表裡不一,狠毒無情!

“你們看看!景家今日竟強搶民女了!哈哈!”不知是誰突然冒了一句冷不丁的話,百姓似乎大夢初醒一般,人群立馬喧嘩起來。景家的人也顧不上與晏家針鋒相對,團團圍在景施琅周邊。

就在這時,施懷珍快步將晏九九拉進店鋪,取出暗荷包中一班,其通體翡翠欲滴,雕有流雲百福紋樣,紋路流暢精致,可見金貴,她大袖籠著握有瑞玉的手,假意握住晏九九的收手趁機往她手裡一塞,手一沉,壓住了晏九九的異樣之色,而後神情嚴肅地對她低聲說道:“分瑞玉!從玨從刀!5”

施懷珍將晏九九往晏昌旭懷中一推,“昌旭,快帶你妹妹去碼頭找程叔!”

施懷珍以為這一切不漏痕跡,卻不知這一切都被站在人群中不動神色的景施琅就看在眼裡,景施琅低頭看著掐絲琺琅懷表中的黑白照片,若有所思:“遠山,帶人去碼頭把她帶回來”,語畢便循著人群離開。

衛遠山聞言應是,便往米行店鋪望去,除了施懷珍和幾個夥計不見半點晏九九的人影兒。他不想這一時半會晏九九是如何不見,二少爺又是如何知道他們去了碼頭,他帶著兩個人即刻奔向了碼頭。

不時半會兒,景家的大管家衛長風帶著十民家丁到了晏家米行外,看著這混亂的場麵仿佛司空見慣,衛長風當下便問清了前因後果,派了身邊的管事帶五名家丁去碼頭攔截衛遠山並帶回晏九九,這邊晏家米行門後,他心平氣和的給施懷珍道歉並安撫百姓。

待到人群散去,他轉身不卑不亢地說道:“晏太太,我家大太太說與您是故人,許多年未曾相見,今日有心相邀,不知太太是否有這個空閒耽擱一盞茶的功夫?”

“衛叔!九姑娘走了!我們去的時候船都沒影了!”衛管家身邊的管事領著七名家丁回到晏家米行,稟報道。

施懷珍暗自鬆了口氣,米行的背麵就是碼頭,從密道過去不消一會兒功夫,但從正門確實要繞四五條街,再加上其中兩條街都是商業主街,這時候正值高峰期,蜂擁蝶浪的人潮層層相阻,想要追上除非從我這密道過去。

施懷珍仿若沒了後顧之憂,整了整衣襟鬢發,目光流轉,眉眼含笑道:“走吧,我與你家太太倒真是許久未見了!”

施韻蘭,今日終究還是來了!

老爺車的尾氣掀起了一陣塵風,人來人往,小販的叫賣聲,一切似乎都被這常勝街的熱鬨繁華所掩蓋。

施懷珍側身看了看漸行漸遠的晏家米行,美目微凝,心中湧起一股酸楚,想道:“去吧,日不落國會有你要的答案......”

————————————

殘陽如血,海風開始肆無忌憚起來。

“分瑞玉,從玨從刀...”晏九九一人倚在輪船的圍欄旁,盯著那塊做工精美的玉佩喃喃道。

娘親到底要告訴我什麼?

1:出自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形容詩人對清麗脫俗的文章的追求,後用來形容女子質樸明媚,純美自然,宛若天成。

2:出自(清)鄭燮《竹石》,形容人正直倔強,絕不向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

3:出自(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形象地皆是貧富懸殊的社會風氣。

4: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原句為“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彆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此處作者做了簡寫。

5:這句話就不解釋了,保留留白空間大家可以帶著疑問在下文中尋找答案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