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理半信半疑,弄出一批安神香,拿到城鎮上去賣。剛開始的時候,不太容易賣掉,然而沒多久,就變得十分搶手。
因為安神香中,不單有檀香,還有一種“寧神花”。
那是一種看著普通的黃色小花,然而卻能將檀香的效果提升三成。
就是這三成的不同效果,讓“桑家高香”,變得越來越有名。
桑理賺了銀子,飽暖思**,又娶了一房妻子。
新婚妻子不知道其中的原委,看著半大的孩子桑慈,咋看都覺得不順眼。
於是乎,桑慈還不到十歲,便離開家,前往鎮上的佛寺,做了個小沙彌。
他每天早起晚睡,跟師傅學習《金剛經》、《心經》、《摩訶般若菠蘿蜜經》。
十二歲時,他開悟了,眼前大放光明,仿佛有陽光照在頭頂上,渾身上下感覺無比的舒適。
然後,他開始係統學習佛學十三經,也就是《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圓覺經》、《梵網經》、《壇經》、《楞嚴經》、《解深密經》、《維摩吉經》、《楞伽經》、《金光明經》、《法華經》和《四十二章經》。
桑慈十八歲,讀完了十三經,靈智大開,複蘇了前世的記憶。
此後,他用仙帝的眼光,再去看十三經,得到了與眾不同的開悟!他從經文中,看出了佛門大道!
天下大道三十六萬條,每個宗門都有自己的道。
昔年鴻鈞講道之時,菩提,接引,如來,都是在場的,這幾位佛主每人得到一兩卷鴻蒙金書,合在一起,開辟了佛宗。
不得不說,佛門大道,博大精深,對於一般人來說,窮其一生,也無法看到儘頭。
桑慈既然進了佛門,就要從頭開始,研究一門門的佛經,從字裡行間,掌握微言大義,然後照著修行,一步步提升境界,從中領悟真正的大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二十歲,他修成一階羅漢,不再是小沙彌,而是正式的佛弟子。
二十五歲,他修成四階羅漢,從佛寺中走出來,背著一堆經書,前往一處荒原,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建立佛堂。
這處荒原有一些逃難的百姓,有狼蟲虎豹,還有鬼魅的影子。
桑慈用木頭搭建了幾間房,作為庇護百姓的場所,然後每日誦經,靜悟大道。
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他修成七階羅漢。
周圍的百姓越來越多,儼然成了荒原上的一片樂土。
桑慈念誦的佛法充滿了魔力,不但讓百姓獲得安寧,還引來兩頭白虎,匍匐在佛堂跟前。
這兩頭白虎,一公一母,體型比一般的老虎大得多。
後來,雌虎一胎,生了兩隻小老虎,活潑靈動,跳來跳去,看上去十分可愛。
轉眼過去三十年,桑慈修成十二階菩薩,佛堂擴大為佛寺。
兩隻大老虎壽終正寢,埋在佛寺的邊上。
兩隻小老虎則開悟變成了靈獸。
靈獸屬於修士的範疇,已經能獨立修煉了。
桑慈傳授它們《天妖煉形》,再加上各種佛門經典。因此,這兩隻小老虎,也算是佛道雙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