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這旱澇保收的“鐵飯碗”確實很吃香。但是人各有誌,要是放在以前,杜清和可能也是加入考研或者考公務員大軍裡麵了。現在嘛,杜清和有了神通,覺得這做“道士”,可比那些“鐵飯碗”有意思多了。什麼是公務員?在杜清和看來,就是一眼能看得到六十歲在乾嘛的職業,每天固定的兩點一線,偶然翻起個浪花來,卻也逃不開在辦公室裡上網、喝茶、看報紙……反正,無趣得很。
“劉大媽,我開店也挺好的,這算是創業了,現在國家都鼓勵創業呢……”
杜清和的話還沒說完,劉大媽就有點眉飛色舞了:“那還不是一個體戶?個體戶是自由了,可風險大啊!你現在都在虧錢呢,就沒想過不做了?哪怕是有萬貫家財,都不夠敗的啊……這麼說吧,見到你張哥了吧?你張哥比你早幾年畢業,現在都做一個小領導了。今年年初,還在綠桂園那裡買了套房子,說是接我們過去享享清福。我說算了,你和你新抱(粵語裡媳婦的意思)二人世界,我們兩個老家夥就不去打攪了。在這就挺好的,想找老同事聊天就找老同事聊天,平時做做飯,養養狗,養養花什麼的。你這孩子打小就聰明,要是肯去考公務員,肯定比你張哥厲害!”
劉大媽的兒子,就是張哥,姓張,叫張鑫。杜清和這會算是聽出來了,劉大媽這是變著法誇自己兒子呢。
張鑫算是杜清和小時候玩得比較好的童年玩伴,隻可惜在杜清和讀了初中,他上了高中之後,被劉大媽逼著讀書,杜清和就沒和他玩過幾次了。等杜清和上了高中,他就讀大學了。早了杜清和三年畢業,還考上了公務員,現在已經當上了一個小領導。聽說權力也有點,很多人來張家托關係,找人情的。
張哥算是出息了,所以劉大媽在小區裡就神氣了。兒子給她長了臉,她時不時用“我兒子怎麼樣怎麼樣”來“指點”彆人,而張哥,也就成了大家們口中的“彆人家的孩子”。
今天杜清和撞到她手裡,恰好滿足了她的虛榮心。
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國太普遍了。要不怎麼所有人,都削尖了腦袋想考公務員;考了公務員的,削尖了腦袋都想做一個科長呢?做了科長,又想當處長了……
杜清和在這個“奇葩”鄰居的攻勢下,敗下陣來,敷衍地說道:“誒,我會考慮考慮的。劉大媽,我先上去了……”
等杜清和上了窄窄的樓道,劉大媽的聲音還飄蕩在後頭:“小杜,及早複習啊,這公務員沒那麼好考……”
“呼,這大媽真‘熱情’……”
杜清和無奈何地掏出鑰匙來,還沒打開家裡有點掉漆的綠色鐵門,鐵門卻“哐當”一聲開了。
一看,是杜清和的母親,杜母。
“媽,你在家啊?”
“進來!”
杜母黑著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