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氏搖了搖頭,他竟然也無法便出兩人的誰對誰錯,或者說兩人都沒錯,心中靈光一現,烈山氏對著那個牽著公牛的人說道:“那你想要用你的公牛換什麼。”
“自然是換這頭母牛了,我家中已經有兩頭公牛了。”那人一指那頭母牛說道。
烈山氏又問向那個牽著母牛的人:“你的母牛又向換些什麼呢?”
隻見那人說道:“我想換頭公牛,但是感覺有點吃虧,所以我要在加一個母雞。”
烈山氏聽到了這裡點了點頭,當即一招手,頓時來了兩個士兵,對著他們說道,讓他們去牽一頭母牛,一頭公牛,還有一隻母雞來,給這兩個百姓,而這一隻公牛與一隻母牛卻被烈山氏牽了回去。
烈山氏心中一隻在盤算著,自己其實也就賠進去了一隻母雞,其他的並沒有損失,可是為什麼自己要賠上這隻母雞呢?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嗎?
他心中在想著,交換製度是否能夠在改善一番,走著走著,烈山氏來到了陳都外的農田,又是聽到了一陣爭吵聲,烈山氏急忙便趕了過去。
了解了情況之後,烈山氏明白了,這兩人是在因為土地的大小而爭執,他們用自己的步子丈量土地,而一個人的腿長一個人的腿短,這樣以來,腿短的人自然是不願意這樣的劃分土地。
從烈山氏帶領人族走向農業社會之後,這些百姓便對於土地有著很重的看法,畢竟這些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東西。
這一次烈山氏沒有說什麼,而是牽著兩頭牛返回了人皇宮,等到了人皇宮之後,烈山氏重重的歎了一口氣,他總算知道為什麼伏羲在證道的時候,說道戰戰兢兢了。
身為人族的共主,身上擔責任太大了,隻是出去逛了一圈,烈山氏便發現了這兩個嚴重的問題,那人族之中是不是還存在著更多的問題,本以為讓人族豐衣足食便可以了,沒有想到還有這麼多的事宜。
烈山氏坐在院之中的石坐上,他陷入了沉思,人族的交換製度不圓滿,人族的土地劃分不完善,這些都需要烈山氏來想辦法,他要將這些都圓滿了,不然這共主做的就有些不安心了。
苦思了半個多月,烈山氏卻是沒有想出一個主意,他感覺這種事情或許真的無法解除,但是一想到這裡,他便想起了當初李易給他的講的治理之道。
當權者,遇事要冷靜思考,不要認為事情無法妥善處理,那是因為你沒有想到好的辦法。
而就在這時,突然兩道身影從天而降,正好落到了烈山氏的麵前,而烈山氏抬頭一看,便發現了來者何人,一大一小,這個青年正是天皇伏羲的師尊,孔宣仙君,至於那個小孩,烈山氏卻不認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