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神已經成為了混元大羅金仙,在三界都算是大能者,而且敖神可是七彩九爪神龍,戰力之高,雖然隻是混元大羅金仙初期,但就算是麵對混元大羅金仙後期,也不落下風。
楊戩身屬天庭,號稱天庭戰神,他的境界同樣不低,雖然沒有成為混元大羅金仙,但是已經成為了準聖,而且一身的戰力,就算是麵對至聖,也有一戰之力。
他們兩個怎麼說都是在三界有身份地位的人,卻要跟一幫太乙金仙,甚至連太乙金仙都不到的修士談事情,教導彆人儒學的教義,但是他們也無奈。
孔丘不是彆人,乃是他們的師尊(師叔),就算是在忍受不了,他們也要忍著,不過對於孔丘的所傳的教義,他們不認為是好的,教人向善,育人之道,雖然好,但還是沒有力量來的快。
修士之間哪有那麼多跟你講道理的,直接就是力量解決一切,你實力弱,就該死,這才是洪荒的生存法則。
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儒學是孔丘根據人族定下的,並不是對應修士的,而且儒學是育人之道,教育人,講究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講究~士。~術。~學。
能夠和平解決,就儘量不要動武力,這是因為孔丘見到了人族到處都是戰火,才產生的想法,畢竟戰火隻會讓更多的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這都是輕的。
那些被戰火擾亂的百姓,甚至都因為戰爭丟失了自己的生命,每日都會有百萬以上的人族死去,但是有九成都是因為戰火死亡,這些就是戰爭的可怕。
孔丘要做的就是遏製戰爭,讓所有的國家都平和相處,做文明之國,以理服人。
雖然很難,但是孔丘沒有泄氣,他堅持自己的道義,畢竟他現在已經有了不少的成就,門下收了許多的弟子,出了很多的門生,這些人都可以幫他宣揚儒學。
可能是因為楊戩是戰神吧!身為孔丘第一為弟子,也是親傳弟子,竟然對於儒學絲毫沒有領悟,甚至對於儒學有點反感,畢竟楊戩也接受了幾千年的弱肉強食法則,豈會在接受以理服人的法則?
十年之後,孔丘返回魯國,這一日是孔丘遊曆四十七年回歸魯國,魯國公還有乾元帶領了魯國重要的大臣都是來到了魯國都城的城門,前來迎接孔丘。
畢竟孔丘這四十七年在外的威望可是整個南瞻部洲的人族都知曉了,而且對於孔丘提出的儒學之道,得到了大量人族的認可,雖然都是平民百姓認可,但是這就已經足夠。
偌大的南瞻部洲,都有著平民百姓的,雖然強權橫行,但是孔丘的提議,已經得到了許多小國的認可,這就是一種突破,所有的小國組合起來,那些大國也要恐懼。
況且,南瞻部洲的人族之中已經有了傳聞,非常有利於孔丘,盛傳孔丘乃是紅雲道尊的二弟子孔宣仙君,憐憫人族戰亂,百姓衣不遮體,腹不裹食,轉身臨凡教化人族。
這一個傳聞一處,更是去多的人族開始支持孔丘的儒學,因為孔丘的前身孔宣一直都是人族的大功德者,在太古年間,孔宣就庇護人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