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鬼穀子證道(求月票)(2 / 2)

也就是說他的學生可以平定戰國局麵,但是他卻不可以,也正是如此,王禪將自己的縱橫十三說沒有保留的都是傳授了出來,讓那些前來求學的學子都可以學到縱橫十三說。

王禪現在的縱橫十三說與以前卻是有些不同,是全新的縱橫十三說,給其他的學說留下了一線生機。

改良版的縱橫十三說:第一篇,縱橫捭闔乃萬物之先,是方略、圓略、出入的門戶。治世安民,一統天下,兵非良策。擁力而避戰,交言而弭兵,不戰而屈人,以戰而止戰才為上策。

第二篇,兵機大事在知己知彼,要有致勝之謀,必須審其情,定其基。掌握敵隋要快、要全,暴露給敵人的要少、要慢,陰謀與陽謀,陽謀與陰謀,方略與圓略,圓略與方略,要交替運用,不可固守一端。兵無定策,策無定形,使人無可乘之機,是為“天神”。

第三篇,君臣上下之事,有親有疏,有遠有近,君臣之間遠遠聽到聲音就思念,那是因為計謀相同,等待他來決策大事。在這種情況下君主要重用,將帥就要出仕,建功立業。如果在君主近前不被任用,那是計謀不合,在這個時候卸甲歸田才是上策。

第四篇,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自然的。聖明君主,見到世事有了裂痕,就要設法去抵住,而抵法有幾種,世可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五帝的政權就要奪取,諸侯之間的征伐是不可勝數的,這時參與爭霸才是上策。

第五篇,凡要決定遠近征伐,就要權衡力量優劣。要考慮敵我雙方的財力、外交、環境、上下關係,那些有隱患的就可征服。征服的上策,是靠實力去威攝。然後,令其或縱或橫,或南或北,或東或西,或反或複,聽我擺布。

.................

二十年的時間,王禪教導出來了這些學生中,也隻有那麼幾個得到了王禪的認可,至於其他人都是學到了一些皮毛而已。

張儀、蘇秦、孫臏、龐涓、毛遂、徐福,商鞅,韓非子這些弟子算是王禪比較看重的,尤其是孫臏與韓非,更是受王禪的鐘愛,為他們兩人講述縱橫十三說的要領。

二十年學期已到,這些學生都是被王禪派到了各個國家,從此他的縱橫學說也算是縱橫天下,雖然縱橫學隻有他一人,但是他的學生,卻是很多,還有以後許多學說的創始人,都是受了縱橫十三說的啟發。

這一日,王禪老祖仙逝,諸國都是停戰,為王禪老祖披麻戴孝,無論是凡人還是戰國之中的修道之人,皆是跪送王禪老祖。

秦國公,燕國公,趙國公等等,一些國主都是為王禪老祖立下神像,受後世之人祭拜。

因為王禪老祖對於人族的貢獻,被世人尊奉為王禪老祖,玄微子祖師,而那些學派以及道教之人,皆是奉王禪為尊。

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因為王禪老祖少時成名,更是被尊為鬼穀子,此為天地第一鬼才。

這一世,王禪無遺憾,在最後仙逝之後,拋卻了凡身,明悟了前世,並且他原本隻有金丹的修為,卻是瞬間成就了混元無極大羅金仙初期。

祥雲之上的王禪,看向蓬萊島的方向,眼中淚水溢出,他愧對於紅雲對他的厚愛。

“弟子上一世信念不堅,愧於老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