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彆離(1 / 2)

崤山位於定州綏陽郡,安縣境內,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最高峰處幾達兩千米以上,非武功精深之人絕難攀登,因山上多紫竹,遠遠觀望,一片紫氣蕩漾,碧波流轉,故而崤山又被稱作“紫崤山”!

一場秋雨過後,洗淨塵埃,整座崤山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之中,越發顯得詩意盎然。

前朝大家王維詰號稱詩、畫、劍三絕,曾登崤山有感而發,作有《崤山行吟紫竹林圖》一卷。

這王維詰號稱三絕,非但是天下聞名的大畫家,大詩人,在劍道上亦堪稱宗師一流,傳說他這一卷崤山行吟圖乃是平生最為精彩之大作,此圖非但詩畫精絕天下,而其畫竹之際更以筆作劍,劍意縱橫肆意之間,竹似劍,竹葉似劍,竹節亦是劍!

每一筆劃出,皆是融入了最為精彩的劍法心訣,行吟圖內,看似紫竹簇簇,紫意盎然,但落在有心人眼裡,卻是一頂尖的劍法寶典!

據說王維詰著下《崤山行吟紫竹林圖》後,自歎此後再無力超越此作,從此封筆停書,在王維詰逝後,此圖也不知因何緣由流落江湖,引起了一陣腥風血雨,導致無數武林人士搶奪。

幾番周折後,最終銷聲匿跡,卻是不知落入了何人之手。

此時。

崤山紫竹林環繞下,丁璿在前,行至半山腰的亭榭內,回身對王動一笑道:“好了,就送到這裡吧,你回去吧!”

“也好。”王動停住腳步,取下腰間酒壺,灌了一口酒,灑然笑道:“三河幫那邊,我已讓曹戰派人去了書信,你就不要再牽掛了。”

丁璿點頭一笑,忽地伸出了右手,手掌攤開,說道:“短則三年……!”

王動略微一愣,旋即會意過來,啞然一笑,也是伸出一隻手來,接口道:“長則七年。”

啪!半空中,兩隻手掌交擊在一起,發出清脆一響。

“再會!”

“再會!”

兩人一先一後這般說著,丁璿淡淡一笑,轉身邁開了步子,揚長而去,她雖是女子,卻是巾幗不讓須眉,英姿颯爽得緊,行事作風毫不拖泥帶水。

王動看著丁璿背影消失在半山腰轉角處,又灌了幾口酒,知道待得再次相會時,至少也是數年之後了。

丁璿此去錦州,為的是拜入焚月穀,已然算是走上了自己選擇的那條道路,以丁璿的心智毅力,想來數年之後當會脫胎換骨,成就非同小可。

自己自也不能落於人後,要奮起了!

王動心中如是道,鬥誌前所未有的高昂起來,不能不奮起啊,就為了路途中一場莫名其妙的變故,自己與丁璿就不得不各擇道路,隱入暗中,連三河幫都不能回。現在是陰家,以後可能還有陽家,這種憋屈的事兒嘗過一回也就罷了,再來一回若還沒個準備,那就純粹是傻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