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青城山下白素貞!(2 / 2)

朝廷中的各位大佬坐不住了,就連剛剛親政,掌管大權的宋哲宗趙煦也坐不住了。

朝廷一方勢力慌忙密集的調派探子,打探魔宗的消息,企圖獲得魔宗之主以及各大統領更多的信息。

等到獲知魔宗之中一位統領竟然是吐蕃國師,大輪明王鳩摩智時,整個大宋朝廷再無一人把這件事當成玩笑了。

所有人都開始懷疑魔宗是不是與吐蕃人勾結,企圖對大宋不利,甚至有禍亂天下,顛覆朝廷的禍心。

除了密集的調派探子,朝廷之中大內高手更是頻頻出動,這些大內高手也多是出身武林門派,一麵聯絡正道殘存抵抗勢力,一麵向魔宗滲透。

朝廷的動作遠不止於此,甚至還派遣出了欽差巡查,威逼利誘,企圖將魔宗收歸己用,當然,魔宗對於朝廷的異動也是知根知底,畢竟,武林中人打探起情報來,多的是隱秘的手段,據最新的情報顯示,朝廷甚至已有大軍調派的舉動,隻要魔宗稍微露出反意,就會派出大軍以雷霆之勢清剿圍殺。

彆看宋廷對於遼國處於弱勢,但對於這種草莽勢力卻是絕不手軟的,而且近來遼國也正因楚王與王叔叛亂陷入大亂之中,宋廷恰好可趁著這個時機,解決國中禍患。

由於沒有蕭峰橫插一手,幫助遼國國主耶律洪基穩定叛亂的緣故,遼國如今的發展卻是完全走上了一條陌路。

在魔宗之內待了一段時日,王動立下八方魔碑,在碑上記載下他推演而出的諸多殘缺功法,而後來到了巴蜀之地。

當今之世,蜀中武林式微,青城派掌門司馬衛就已稱得上蜀地罕見的高手了,而他在慕容博手中卻未必走得過一招,也正是因蜀地武學式微,反而沒有參與進正邪交戰之中。

青城派乃蜀地數一數二的名門,當地豪紳,士族若是要保鏢,護院等等,幾乎都要從青城弟子中選取,甚至不乏將自家子弟送入青城學藝,然而,近段時日,蜀中豪族們驚駭的發現,青城派消失了!

確切的說,應該是被取代了,原來的青城派,如今已經變成了太玄宗,據說宗內住進了一位得道高人,就連司馬衛也奉若神明,甘願將青城派基業拱手獻上。

除了青城派變成了太玄宗這個消息引得蜀中豪族競相談論外,近來蜀地也是怪事頻發,許多人都目睹到了一頭蛟龍出沒山河之間,據說此蛟通體瑩白,宛如白玉鑄就,吞雲吐霧,飛天遁地,無所不能!

此頭白蛟來去如風,迅疾似電,出沒於各地,引得人心惶惶。最初之時還有士子斥之為荒謬無稽之談,但等到後來白蛟現身愈發頻繁,無數人親眼目睹,言之鑿鑿,便再也沒人認為是空穴來風了。

市井之中也是流言四起,無數人競相議論,說那白蛟乃是青城山中一頭修煉千年的白蟒化形,凶性未泯。

流言傳播極快,一時間蜀中各地驚惶不安,已嚴重影響到了治理,蜀中縣令不得不發布懸賞,召集勇武之士,鏟除惡蛟,結果都是無功而返,反而因有數次與白蛟正麵相逢,白蛟雖未發出攻擊,已有不少‘勇士’嚇破了膽子。

又一日,那頭白蛟突然現身長江之中,在江上掀起驚濤駭浪,它隨意一聲咆哮就能震動數十裡,尾巴輕輕一動,江麵上就有巨浪崩騰,如此可怕的場麵,駭得兩岸不寧,漁人不敢下河打漁,商船旅客也不敢渡水。

也就在這時,一位青衣道人踏水淩波,淩空虛渡而來,濤浪翻滾之中,降服白蛟!事後,所有人才知道那位道人正是太玄宗內的神秘練氣士。

自這一日起,太玄道人渡水而來,降服蛟龍的故事開始流傳蜀中各地,各地紛紛將其載入異誌錄中,大書特書,後人見之以為驚奇,甚至還演化出各種戲曲,就連那頭被太玄道人降服的白蛟也曾被演化為‘白素貞’,虛構出一段段精彩故事!

當然這是後話了,而蜀中縣令得知此事後,大為驚歎,當即上報奏章於朝廷。

宋廷曆代皇帝本就心慕道教,將長生的心願寄予道法之中,對於道教高人也是不吝封賞,甚至有幾位皇帝自封道號,而此時宋哲宗趙煦正為魔宗之事焦頭爛額,得知蜀地現異人,神通廣大,有降服蛟龍之能,他為此振奮異常,一是想要向那位神秘練氣士請教長生之術,二是得知此人神通廣大,也有借助此人之力蕩平魔宗的意思。

趙煦難捺激動之情,當日便發下旨意,派遣使者攜著聖旨朝蜀地趕來。(。。)

ps:天龍卷加快進度,這一卷爭取再用兩章搞定,可惜還是不能在第500章搞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