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雨田會不會有朝一日靜極思動,重出江湖,再起風雲,一想到這種種後果,不論佛門,道門還是魔門兩派六道的高手們全都不寒而栗!
終南尋仙仙跡無,雲霧飄渺有人家。
帝踏峰就在群山環繞,白雲悠悠之間。
一方石匾額上鐫刻著一行小字:家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字乃小篆,字跡斑駁,也不知曆經了幾百年風霜雨雪,但字裡行間蘊含的出塵之氣卻是彌久不衰,令人生出仙人手書的感受。
七重門阻隔凡塵俗氣,似一條開鑿在雲裡的道路,通向那神秘莫測的仙界。
這裡正是天下正道武林,人所敬仰的慈航靜齋山門所在。
一座白玉般光潔剔透的大殿內,蒲團上盤坐著一位青衣女尼,第一眼望去,她像是一位二八年華的少女,清靈毓秀,為天地所鐘愛,是以才將人世間的一切美好都集中到她身上。
但她雙目之中卻有著洞察世情,飽經滄桑後的智慧,又像是一位大徹大悟的覺悟者!
青衣女尼眉目低垂,在她眼前擱著兩張帛卷,她已經瞧了許久,忽然歎了口氣,白皙的臉頰上垂下淚來:“天下亂象儘顯,妖魔為禍人間,清惠縱然想為天下黎民百姓儘一份力,儘快還天下以安定,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蒼生何辜!”
除青衣女尼外,殿內還有八名女尼,分左右而坐,一位女尼見其落淚,道:“齋主何必憂心,這榜上所言未必屬實,何況就算那向雨田還活著,我佛門實力亦是今非昔比,他若隱世不出倒還罷了,若膽敢出來禍害天下,我相信終究是邪不勝正。”
梵清惠搖了搖頭,話鋒一轉道:“妃暄下山多久了?”
一位老尼屈指算道:“怕是有十三日了!”
梵清惠肅容道:“妃暄此番入世修行,乃為天下蒼生挑選明主,平定亂世,她身攜和氏璧而去,原本以妃暄的武功足以保全,但如今天下再生變象,隻怕妃暄將會遭受一番磨難了。”
居於左首的女尼雙手合十道:“妃暄無論天賦,資質俱是絕佳,心性更是契合劍典精要,我靜齋立派數百年來,除了地尼祖師外,將來當以妃暄成就最高,縱然塵世間有些許磨難,亦隻會成為她修天道的助力。”
梵清惠頷首道:“話雖如此,但若耽擱一日,百姓亦將多苦一日。”
左首女尼慚愧道:“是我考慮不周了。”
梵清惠道:“佛陀成道時,不沾因果,不染業力,縱有天魔阻道,亦不過是些許塵埃,彈指拂落,但我等境界不夠,紅塵之中卻還須護道之人!”
她朝左首女尼微微點頭:“便有勞師姐走一趟,請寧散人在必要時出手,替妃暄護道罷!”
“是!”左首女尼起身,飄然去了。
嶺南宋閥。
宋家山城外觀和內在會給人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若前者令人想起攻守殺伐,那後者隻會使人聯想到寧逸和平。
一道身影快速的在亭台樓閣,花木竹園內穿插,正是宋閥第二號人物,地劍宋智!
宋智麵上顯現出一縷急迫,匆匆而行,拉住一位仆役道:“大兄何在?”
那仆役嚇了一跳,忙恭恭敬敬回答:“閥主正在磨刀堂內。”
宋智聞言,立即轉道磨刀堂,不一會兒已抵達門前,麵上卻現出踟躕之色。
“是智弟來了嗎,進來吧!”宋缺平淡的聲音自磨刀堂內傳出。
宋智深吸了口氣,這才入內,但見磨刀堂偌大的空間裡,一人背門立在堂心,屹然雄偉如山,兩手負後,未見五官輪廓已自有股不可一世,睥睨天下的氣概。
宋智目光不經意間掃向堂中神位般供奉的磨刀石上,赫見最高處已多了一個名字——王動!
他渾身猛地一震,連忙想起來意,袍袖中吐出兩張帛卷來:“大兄,我帶來兩張榜單,您一定會感興趣,請您過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