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到這幾年歌手圈子裡,
選秀歌手輩出。
但是功力很差,也不太願意學習,乘著名氣撈錢。
過氣之後?
又淡出歌壇了。
但選秀年年有,新人各種占據資源,不願學習,好的歌手又沒有機會。
隻會惡性循環。
現在路澤願意帶一個好頭,
相信是很多樂壇前輩願意看到的。
...
“你還有彆的歌嗎?我還想再聽一首。”
一直人爽快且話多的那姐分外沉默,這是她轉身後說的第一句話。
也不知道是勾起了她什麼回憶吧。
他也知道,
按照現在的情況,
唱的優秀的人總會被要求多唱一些。
“有的老師。”
但路澤其實不太想再來一首。
因為《消愁》真的太牛皮,所以要推廣自己,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這一首就夠了。
而現在再來一首,
必然也不能再拿一首口水歌,這樣不僅給倒是印象就是:啊,他最好隻能寫這些了。
而且觀眾也不會留下他隻會唱這種歌的第一印象。
本來吧,
其他比較好的的,
他想留著發專輯。
...
比如黴黴14年下半年發行的《1989》就是很安全的一張牌,因為她今年10月才會發行《red》。
路澤為了保險,
最好是今年避開黴黴,
然後發行《1989》裡的歌曲。
但現在情況不允許,
導演預估9、10月份《神都龍王》才殺青,怎麼也要13年左右才能發了。
不過13年上半年發行,
多去踩點,
應該也不會多踩雷。
是的,
必須要挨個踩點,指不定有些歌被提前收到黴黴手裡了。
他可是要立一個才子人設,
一旦被扒出來抄襲,
直接萬劫不複。
但,
風險是可以避免的,畢竟歌詞裡都帶了作詞作曲,到時候可以慢慢排查。
...
回到現場,
現在很明顯是自己的加分表演,
拒絕肯定是不好的。
隻能拿一手編曲比較好的英文歌了。
一方麵豐富華國觀眾的第一印象,
另一方麵也可以討好導師。
至於後續國外運營?
到時候再說吧。
“老師,我確實有編曲還比較新鮮的。是英文歌,因為我平時聽得英文歌比較多。這首歌叫《attention》。”
像這種17年發行的歌,
風險是相對很小的,
畢竟是五年後了,
所以他直接拿來自己用了。
...
“需要樂隊配合怎麼配合?”
劉換來了興趣,編曲比較新鮮,那肯定至少比《消愁》好吧?
想了想,
他認為《消愁》的曲子配不上歌詞。
“不是很複雜,譜子現在用吉他c調彈唱就ok。我大概唱到副歌的時候,都隻用吉他就ok。”
路澤很自信。
劉換也被這份自信感染,
變得有些期待起來。
雖然才學不久,
不過看起來似乎很有天賦的樣子。
“那好啊,很期待。”
而且,
劉換剛才還在期待華國音樂走出去,
現在路澤唱英文歌,
也算是華國音樂人為走出去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