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德國導演以冷靜近於殘酷的手法,以一名小女孩從信教到慘死的受難記過程來嘲諷宗教的荒謬。
很不錯,但路澤不是帶著《爆裂鼓手》誠意滿滿地來了麼?最佳影片金熊獎、評審團大獎銀熊獎、最佳導演銀熊獎這些你不說把,最佳劇本其實值得的。
...
是的。
《爆裂鼓手》最出彩的是行雲流水的節奏,配合路澤的台詞、爵士樂和剪輯把整個劇情一直帶動著前進。因此,《爆裂鼓手》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這部電影原來是先拍的短片,後來修改後拍的長片)
更難得的是,現在重生以後路澤這一次把整部電影,通過兩條線緊密的聯係在一起,不再是純靠剪輯了。
所以你看第二遍的時候,依舊精彩。
這是路澤很擅長的邏輯一類的劇本編寫,所以現在劇本可能已經大大超出了原來的水準。很多觀眾表示三刷四刷,邏輯依然非常的緊密。
荒誕的行為和詭異的關係,在細節中都得以解釋。這些其實都是靠著一點一點補上來的,達米恩不擅長,所以基本上都是路澤在做。
所以現在是邏輯和藝術的雙重加成,但卻遭遇滑鐵盧...路澤甚至覺得《受難之路》能贏是題材或者是國籍的意思。
而最佳男主角是沒有提名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提名既肯定。本來路澤以為,《爆裂鼓手》提名了最佳影片金熊獎,難不成要給他一個驚喜?
也沒有。
...
總之就是計劃出現問題。
事後徐佳十分自責,但出現這種情況也不算完全沒想到。畢竟早就知道《白日焰火》會爆冷成為最大贏家,所以這一屆導演的口味可能和一般人不一樣。
隻是最佳劇本不給的話,就很難受。
路澤本來以為憑借他和柏林電影節的關係,以及梁朝唯的評委,他親自助陣,最後影片本身劇本就很好,但就是失敗了。
莫名其妙的,也沒有太多原因。
一路到了現在,他估計著到時候還會遇到采訪,記者會唱衰他的電影也說不定哪怕當時口碑很好。
但總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爆裂鼓手》開頭不順,說不定後麵會好一些呢?
...
“路哥,該出發了。”阿曼達剛整理好路澤的最後一點細節,門口就有人來催促了。
“知道了,阿曼達又麻煩你了。”
“不用謝,要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自律,就已經是最好的謝意了。”阿曼達看一切就緒,也就扭著腰走了。
而路澤也準備就緒。
今晚,乘著電影人齊聚,多多社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