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查這個東西,是最玄的。
進口片的審查尺度並不會比國產片寬鬆太多,情澀、意識形態等因素有相應限製。這也是最難的關口,速度也很慢,不如分賬大片。
很多電影因為遭遇審查不過,最終爛在了手裡。比如《朗讀者》因為涉及**鏡頭和有違倫理,《竊聽風暴》涉及敏感題材,都無緣內地大銀幕。
“什麼地方過不了審,可以刪減掉嗎?”路澤有些皺眉頭,華國市場作為他的大本營,如果輕易丟掉,那可是少了很多加成。
而一般如果有什麼敏感的地方過不了審,刪減是一種最簡單的方法。
所以很多國內電影所謂閹割版,也就是把一些敏感的東西去掉。可能會影響劇情,但至少它能上映,不然片方一分錢都不能賺到,更彆說那些提前買進的,相當於就全賠了。
“上麵的意思是整部電影不太正麵,不太積極。”張凡如果能自己解決,肯定不會上報路澤:“這個東西其實很難搞,你知道審查方麵很注意電影的導向。”
...
這個問題就複雜了。
張凡也大概打聽了一些具體問題,比如說什麼“覺得影片諷刺人們已經放棄了思考,很容易被媒體誤導、操控,這是很不好的”、“對婚姻觀念的一個錯誤引導”、“最後的結局三觀太不正了。”
喲嗬,這人家一般就給出一個問題,《消失的愛人》就給出了這麼多個。這些問題還是很基本的設定,不大可能改變的。如果真要刪減,那肯定是整部電影得去了大半,或者專門再剪一個“和諧幸福美好”版本。
明顯不現實。
“難搞哦。”路澤當然知道這估計很難運營了,這種東西不像一般的那樣,能各種關係人情啊之類的...
其實也能試一試,但是《消失的愛人》不值得這麼做因為說句實話,《爆裂鼓手》就是三爺幫忙弄上映的。不過也是有妥協的部分:國內和國外其實是兩個結尾,美其名曰“雙結局”,但其實就是為了過審。
不然以爆裂鼓手前半段的三觀,哪能讓他上映?
為此路澤還補拍了一些鏡頭呢。
...
晚上9點。
正是網上人最多的時候,而住在熱搜上的路澤,又出新聞了。
最近他不好的消息不斷,虐粉固粉的同時,對家也不自覺加大了聲勢。各種熱搜買的飛起,一心想把路澤描述為一副日落西山的樣子。
雖然觀眾不買賬,但對方樂此不疲。
然後繼“《爆裂鼓手》柏林電影節隻獲得安慰獎”、“《長城》原定主角路澤被換角”之後,第三個消息來了:
路澤主演的六千萬米金成本的大片《消失的愛人》在國內沒有過審。有“知情人”爆料是因為影片三觀不正,引導錯誤價值觀。但對於具體的事情,隻字不提。
“不能接受一個三觀不正的人。”
“抱走路澤,一個傳言而已,就當真了?具體內容都沒有。”
“我覺得電影要起好的導向作用,榜樣也要做好榜樣作用。天下明星千千萬,大可以喜歡其他人。”
好評差評都有,但這個博主正在狂刪好評,你就知道這背後是怎麼回事了。
...
10點。
“五一凡回國”登上熱搜。
“路澤工作室澄清”登上熱搜。
有意思,路澤摸著下巴微笑。看來京圈內部還是有不少裂痕嘛,並且對方自以為抓到了一個很好的時機公布消息。但路澤卻想說:終於等到你們啦,在你們的對比下,我又可以向上爬了。
歡迎啊,我親愛的墊腳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