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鮮花與板磚齊飛(1 / 2)

() 6月15日。

上午11點。

徐颯是半個影評人。

為什麼說半個呢?因為他平時的工作是報社編輯,工作也很忙的。

雖然他很想成為一個職業影評人。但一來在華國他敢說這方麵不好發展,市場太小,二來收入相對不穩定,當然如果真的能殺出一條血路,或許會好一點。

而且到時候要真成了影視大v,如果不恰爛錢,比如說鼓吹《上海堡壘》能有8分,那估計也掙不了多少錢了。

當然這也隻是以後的一個思路,他現在隻能說的半個影評人身份純屬愛好。他比較喜歡關注小製作片子,大製作片子點評比他專業的多太多,點評的人也多了許多。反倒是點評小製作,讓他脫穎而出,在圍脖和b站上積累了一定的粉絲。

甚至可以說不少。

那提到粉絲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他的代表作《心迷宮》解說了。

...

《心迷宮》算是路澤的出道作品了。

現在想起來當初也是順風順水,但是也是經曆了一些事情的。

而這些事情裡就有另外一些人的影子。

這部作品當初雖然得了獎,但卻被稱為粉絲電影。最初的時候因為受眾範圍小,還有華儀針對性並不強的宣傳,搞得整部電影雖然表麵上還不錯,但其實大家也隻是單純的聽說這部電影厲害罷了。

直到有一個人在圍脖上發了一篇《心迷宮》影評,被營銷號瘋狂轉發,或者說,被華儀買通的營銷號轉發,很多人開始慢慢去了解這個燒腦故事。

華儀這才找到真正的營銷方向,找到受眾,然後越來越多的口碑發酵才開始。開始吸引到受眾,評分的人越來越多,直到後麵穩定,才真正的變成一部沒有多少水分的好電影。

雖然錯過了票房,但贏得了口碑。

以及沒錯,事件開端的這個人就是徐颯。

...

因為這個原因,後來路澤的每一部電影他都有看。但後來路澤產出的電影,卻在沒有那麼高質量的。頗為失望的同時,甚至帶頭在網上斥責路澤。

不過最近好像又變了,路澤帶著自己的小製作又回來了,《逃出絕命鎮》在奧斯卡和金球獎上斬獲編劇獎提名,他去看了以後也是覺得不錯。

因為看了太多國外的電影,他對這部電影裡各種種族主義的諷刺,各種暗示都理解到了,尤其是這次電影主角少見的關注到了黃種人。當然也是因為路澤的關係,不過確實值得鼓勵。

反複觀看後,徐颯出了一篇詳細地解說,再一次獲得5萬轉發,1萬多評論和13萬點讚。

再接再厲,今天依舊是要來看路澤的一個小成本電影《爆裂鼓手》。這部電影一開始在柏林電影節上映風評很好,但是在柏林隻獲得了一個小獎後,國內風評急轉直下。

但是吧,眼見為實。

徐颯看著封麵上路澤這個造型,就衝這個完全放棄外形的他,都值得來一看。因為這對於外表出眾的演員來說,無非就是意思是我放棄一切隻專注演技,我拚了。

...

11點10分。

檢票入場,徐颯有些激動地遞上電影票。

說句實話,除了有看電影的興奮,出於私心他還有一些享受被關注的感覺。每次觀看路澤的電影,然後認真分析寫影評,都會為他帶來不小的關注和不少的粉絲。尤其是這次,他好早就被催促解說這部電影了。

可這部電影他不是第一批看的。

作為半個影評人,他既沒有在官方的影評人邀請名單裡,也沒有搶到早上10點和10點30分的票,更沒有機會在昨晚的開幕式上搶先一睹為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