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大片對撞,仍然是逃不過這個套路,連帶著排片也被分走了不少。
所以就算路澤的電影真的在國內就爭議不斷,但首周鐵打不動的粉絲票房是無從質疑的,更有很多路人也願意去看一眼,現在路澤在路人的號召力也算非常不錯的。
不過這次的評價依舊是路澤又拍那種奇奇怪怪的電影了,果然是衝獎吧。至於工作室努力控評,但“三觀不正”這個事情仍然是更廣泛地傳了出去。
...
至於北美這邊,《德古拉元年》上映遭遇滑鐵盧,上映首日890萬,次日870,第三天滑落580萬。
《消失的愛人》除了首日以880萬略遜於《德古拉元年》之外,次日1200萬反超,第三天770萬。第二周依舊以4650萬的單周票房穩坐票房冠軍,遠超《德古拉元年》的3000萬和《熊孩子亞曆山大的糟心日》的2400萬。
至於口碑欠佳的《安娜貝爾》大跌至1500萬,位列第六,略遜於首周的《法官老爹》1800萬。
全球也陸續開畫,目前北美收獲接近1.1億,全球1.7億。成本已經收回,連帶著原著大賣什麼的,這些都是純賺了。
而《爆裂鼓手》相對於在國內誰擋殺誰的架勢,就似乎稍顯可憐...首日票房480萬,次日720萬,第三天460萬,首周報收1660萬,換算1億華國幣。
好在同樣是口碑發酵,後續應該不錯。
但老實講已經是很可以了,上次《逃出絕命鎮》北美首周也就三千八百萬,還有那麼多宣傳和題材加成。路澤也很平靜,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票倉。
可能其他人覺得在米國取得多少票房很厲害,但對於他這種已經在北美火到一定程度的人來說。
票房隻是個數字,沒有什麼高低。
至於這一次《爆裂鼓手》這個原來隻有800萬米金總票房的電影能取得這個成績,除了路澤分外賣力的宣傳不說,《natural》也是毫無疑問的空冠。
...
路澤又空冠了。
但確實毫不意外,時隔一年多再次發單,不空冠那就奇了怪了。
隻不過這下好了,泰勒的《shakeoff》本來很爽的第一,先是被意外起飛的梅根的《all about that bass》擠到第二,然後又被《natural》擠到第三。
泰勒斯威夫特。
轉運之前真的是倒黴本人吧?
她鋪墊那麼多,9月份正式衝榜,然後空冠,本來以為能持續好一陣,結果《all about that bass》異軍突起又特麼卡二了。然後,路澤時隔一年多《natural》單曲回歸,就直接擊敗第一然後空冠了...
並且...單曲首周銷量破百萬。
...
說起來賣單曲這個事情,路澤作為他的好朋友,當她提出“music has value(音樂是有價值的)”,下架spotify,寫信給apple,就連內地也下架所有歌曲開始會員付費後他也支持了。
在14年,有個綠鑽就是很特彆了,聽歌要給錢不可能的,在華國這個行不通之類的,給他也帶來了不少爭議。當然例行“崇洋媚外”的辱罵是少不了的。
但總得做,不是出於彆的,確實是對於版權的尊重。好比李建唱了許飛的《父親寫的散文詩》後要給錢一樣,不是彆的,就是給版權的尊重。
然後國內被罵嘛,說大家看著他出名,最後反倒要收錢了...emmm,路澤想說他這個國內隻是開通綠鑽就可以聽了,遠不及黴黴必須買專輯。
已經很溫和啦!
...
但在國外,還不至於是軒然大波。
大家關注的重點是:那個男人又回來了
相比於國內觀眾最近已經聽到路澤演唱兩部大熱影視劇《古劍奇譚》和《九兒》的ost,歌手現場還帶來一首新單曲。
國外粉絲真的終於等來了這一波。
因為他們馬上又迎來了:
《太平輪(上)》關於路澤新專輯單曲《writingsthe wall》的官宣。
10月13日的第42屆全美音樂獎上,路澤以6項提名領跑,並且主辦方首次在官方場合對路澤表示歉意,並且希望民眾繼續關注和相信他們的公正性。
而路澤也終於答應出席。
期待程度還用問嗎?無論路澤影視上多牛逼,報紙多方麵報道“流量時代”,好萊塢的八卦新聞如何傳播。多數美國人眼裡的路澤,始終是青少年流行偶像歌手,流行小天王,路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