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部電影《第四方向》簡直就是無語。
首先主創在台上講了太久,頻繁與隻是想作為評委觀看電影的路澤互動。這部電影開始前吹的花裡胡哨,結果節奏緩慢,大量無意義的長鏡頭和空境。
就連一開始吹的敘事結構最後也是並沒有什麼特彆的,純扯犢子。
又是一部睡過去的電影,到最後因為主創講的過長,電影沒放完不少記者就已經提前退場趕往下一個場子記者很忙的,就連主編米歇爾西蒙和普通記者都是一天趕4/5場電影。
...
點評結束。
伊莎貝拉羅西裡尼照例表示了肯定,因為她也看過了《公羊》,同樣讚同。氣氛還算和諧美好,畢竟能說的上話的就那麼幾個。
不過總體這幾個說得上話的人都感覺,今年戛納水準參差不齊,主競賽單元真的是乏力。
接下來幾天路澤於是又全心工作,舉幾個他看的電影例子吧。
《馬裡蘭》故事俗套但總體還算一般,不好意思路澤作為編劇雖然經驗不多但確實是也有專業經驗;
《岸邊之旅》同黑澤清前作很不一樣,節奏緩慢卻並不沉悶,但這從中可以一窺他的導演功力;
被降級的金棕櫚得主,泰國導演阿彼察邦的新作《愛在孔敬》說實話,算是魔幻與現實的奇妙交融。然而並不好懂,很多人其實沒看懂,所以算不上巧妙但看懂了就覺得還可以。
不過路澤覺得,電影這種藝術,如果能兼顧大眾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有那個能力的話。沒有那個能力,倒也不用為了兼顧大眾最後改的麵目全非。
...
5月19日晚。
路澤有空,有個劇組也有空。
這個劇組關注度不錯,但並沒有到達一個很高的水平,所以需要在這時候高調會麵路澤拉一下人氣。
而同樣的,路澤也不介意幫助一下這個華國劇組,甚至是在他心中這個劇組的級彆還是遠高於《刺客聶影娘》這個劇組。
《山河故人》。
這可以說是賈樟柯最具野心的作品,他想用用三種畫幅來展現三個時代華國和華國人的變遷,還是對自己以前電影的一次總結。都沒有走以前的樸實紀實路線,有點戲劇化的形式主義。
咳咳...
先不評論了,因為他們來了。老實講,路澤這一次在戛納也見了不少老熟人,從鞏俐李彬彬,到都沒有上紅毯的南派三叔和黃景俞之類,總之路澤都見了。
他現在作為華國國際明星的一大甚至最大代表,要不是因為年齡資曆以及實在是評委工作忙,絕壁他就會是彙聚的核心之一。
但今天,還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緊張。
...
今天晚上來的人還是很齊的。
賈樟柯,趙濤,董子健,張譯。
一行人走進餐廳,門口還跟了不少媒體,路澤也沒管這些前提是他們彆跟進來。
大家於是有些第一次見麵拘束的問好,不過路澤開口驚人:“賈導,你認識褚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