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知道啊?
羅達也比較無語,無非我就是想讓大家理智地了解一下,但是國內媒體這樣寫可能不但挨罵,還得不到多少關注度。
算了算了,喝咖啡,他主要是個攝影記者,做好自己的主業。推門進去,裡麵店裡很安靜,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客人不多,有那種隔間**性很強,就是能夠在裡麵安心寫作的那種,絕了。
不過他之前習慣坐的位置最好的地方,已經有了人了。
他正有些遺憾,門忽然就打開了,兩個身材高大的男人走出來,剛好和他正麵撞上。為首的那個人一愣,然後微笑著給他順手打開了門,示意他可以進去了。
斯文得體,後麵的老外也同樣點頭示意:“如果不介意我們剛才吃了點下午茶的話,你現在就可以進去了。”
當然不介意了,裡麵看起來很乾淨,羅達抬腳就...誒?記者的敏感讓他在擦肩而過的時候瞬間想到了些什麼,然後猛地一轉頭,感覺自己頭都快甩掉:
“路老師?”
“我說什麼來著?還是被認出來了。”
被認出來的路澤無奈一笑,點頭繼續道:“你好啊,要簽名嗎?”
“可以合影嗎?”羅達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私下接觸路澤,一時間有些腦子空白。
“可以。”
...
兩分鐘後,專業攝影記者拿著拍立得簽名照,覺得自己是傻比。而匆匆走出的路澤告彆了這位製作人,打算回去補個午覺。
其實對今年的戛納影帝,當有太多人言之鑿鑿地說就是你之後,路澤反倒有些不確定。因為入圍的那些片子裡,也有不少好的表演,甚至他們更帶有一定的政治性。
這是《海邊的曼徹斯特》裡根本沒有的,所以你說這部電影優秀嗎?優秀,但整體的風向都往一邊吹的時候,路澤知道自己要提高警惕。
他還記得《推銷員》這部電影是拿了最佳男主的,還有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於是哪怕是最後一天上映他都偷偷去看了。最後的結論是仍然是《一次彆離》式的故事,把這件事情的本身淡去,之後通過不同角色多線發展來重新構建事情本身,然後依舊是關注伊朗中產階級的道德掙紮。
但路澤如果從自己專業角度來看,政治性並不能掩飾這次的劇本有點問題,矛盾衝突構建得沒有那麼可靠合理,所以到最後爆發的時候沒有說服力。當然也不得不說整體有很多好的部分,綜合來看是一部沒有突破沒有驚喜的安全之作。
但...還是說不好。
夜色降臨,電影宮門前所有的媒體所有的目光聚焦,整個電影節的**即將來臨,一切也將塵埃落定了。《海邊的曼徹斯特》理所當然在名單之中,而路澤已經被催著趕快準備演唱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