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開幕(1 / 2)

() 利多島是威尼斯電影節的具體舉辦地。

這是一個約12公裡長的細長小島,橫貫威尼斯的東南,靠亞得裡亞海側的綿長沙灘成為吸引遊客的焦點,不斷興建的大飯店、夜總會、賭場、劇場,把此地點綴得喧鬨繁華。

但這個繁華也隻是夏天而已,很多地方都是每年4月至9月營業,其他時間就很冷淡。所以現在算是繁華的尾聲,不過相對戛納確實比較少。

路澤坐船再換車來到了主場在電影宮,這邊的舉辦有點太輕鬆隨意了,但路澤也是才了解到這邊的事情。就是影展開幕前一周,意大利中部遭遇了嚴重的地震,所以沉浸在一些陰霾當中。

因此,取消了以往的歡迎晚宴,而且會設立一個慈善賬戶以供募捐善款,以用於災後重建。不過威尼斯電影節舉辦依舊是每年的盛事,或許這次電影節能衝散一些陰霾。

總之到了現場各路明星齊聚。

媒體試圖拍攝照片,但基本上都是文藝咖,一些圍觀的外國遊客發現能叫出來名字的不到10個...因此當本屆星光度最高的《愛樂之城》劇組登場時,還沒走上紅毯就被媒體大呼小叫地簇擁了過來。

額,這邊的安保措施確實也不咋的。

以及媒體也不怪他們,想拍都不認識,這群記者深深懷疑自己今天是不是來拍遊客的。

...

因為沒有晚宴,所以紅毯采訪也就是重點。威尼斯電影節和彆的電影節不一樣,整個紅毯也就持續半個多小時,大家基本上匆匆路過。

而期間沒有晚宴,所以媒體圍住路澤各種想采訪,下麵有華國的記者急了帶頭喊道:“路老師你要不接受采訪,我們回去就不知道寫什麼了,路老師!”

於是華國媒體跟著七嘴八舌“是啊路老師!”,連帶著各路媒體也跟著哀嚎,他本來隻是匆匆走過,現在也隻能站定。

“哢哢”媒體又開始照相,並且很懂事地問了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題,路澤於是順便問了幾句電影節的事情,沒想到這下子大家七嘴八舌聊開了。

也就是這時候,路澤才知道電影宮前的大窟窿終於在今年被填上了,這個項目從10年擱置到現在才完工...

好吧好吧,這個地方改建成的休閒廣場,有兜售快餐礦泉水的小店,還有一座鮮紅的放映大廳拔地而起,專門放映“花園電影”單元,這單元僅需2歐元一張的電影票,觀眾就可以看到國際首映或者經典修複。

到了最後,變成了記者的吐槽大會。

好在隨著路澤準備再次前往首映記者們也開始說起來一些好的:比如一直被詬病的無限網絡得到改善,廁所變得乾淨,餐廳為了方便終於開到了電影宮內...

帶著各路媒體的彙(吐)報(槽),今年直接是來了開幕電影,7點一場,8點有重映場給坐不下的人...牛比。

...

開幕電影《愛樂之城》,路澤直到坐定才發現,自己居然也一步步走到出演三大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了。

今年三大電影節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以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為背景的電影,戛納的《咖啡公社》,柏林的《凱撒萬歲》以及威尼斯的《愛樂之城》。

放映結束後,難得的開幕片獲得了滿堂彩。這不僅是給麵子,是真的贏得了滿堂歡呼。因為講真,無論是區彆於傳統歌舞片中男女主角感情線的處理,還是在《愛樂之城》中火力全開的攝影利納斯桑德格倫,亦或是最後和《爆裂鼓手》一樣一錘定音的處理,都大大加成了這部電影的精彩程度。

這也確實是把艾瑪斯通表現得很好。

現場的電影人們紛紛起立鼓掌,路澤還收獲了意料之外的誇獎:要知道,《愛樂之城》不是在搭建的景裡拍的,是在現在的各種現代場景裡拍的。所以處理起來現場困難,劇組完成的很好。

但更令人驚歎的是路澤的處理。

彆忘了,他不是米國人。

路澤畢竟是土生土長的華國人,能把一個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米國人演繹成這個樣子,實屬難得。

...

額,其實本來這個角色是為路澤度身定做的,路澤也沒打算完全按照米國白人演繹,而是亞裔,

可後來還是改成了白人。

這還是源自一件拍攝時路透引發的爭議,達米恩出於保護路澤的角度,來了一個攻擊轉移男主是爵士樂的傳承發揚者,更是拯救者。但在米國那邊認為,爵士樂是黑人音樂的特有類彆,輪不到其他人種拯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