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救命(2 / 2)

但是,救命藥救命藥,隻要它真有效果,就算前期遇冷,也能傾刻間在病人和醫生群體中,成為流傳最快最爆炸的新聞。

一種或許對癌症晚期有效果的新藥!現在正在招募臨床試驗病人!

不單單隻有王醫生注意到了這種新藥的效果,事實上,隻要是運氣好沒有抽到安慰劑的病人,各項指標都有了非常明顯的好轉。

第一批用藥的病人,正好就是這幾天集中開始做檢查的,於是,悄無聲息中,關於某種神奇新藥的傳說,已經在病人圈子裡流傳起來。

“對,就是這種新藥,”一個大媽對一個頭發全掉光的年輕女孩說,“好像還在做什麼什麼實驗,買是買不到的,但是可以申請成為實驗對象啊,我親戚就是,一旦不用花錢,人家還倒給錢呢,聽說才用了一個多月的藥,他的腫瘤範圍就小了很多,醫生都嚇到了呢。”

女孩的父母眼中露出期盼:“那現在咱們還能不能參與那個實驗?都不用人家給錢,要是真有這麼好的藥,多少錢咱們都願意買呀!”

於是,就連雙盲實驗都進行不下去了,所有中晚期的癌症病人都在強烈要求使用這種新藥——這種救命的藥。

慕清隻能無奈的笑:“以後雙盲實驗儘量選擇早期病人吧……按照這個進度,應該很快就能進入第三期實驗?”

按照常規的藥品審批速度,當然不可能這麼快——事實上,第二期臨床實驗能在一年內做完,都算是非常快的了。

但問題是,現在彆說他們實驗室,就連藥管局都快承受不住壓力了,這幾天也不知道有多少個領導親切過問過新藥的事,都在問更大規模的臨床實驗什麼時候開展。

第二期原本隻計劃招募300個實驗病人,而當第一批實驗病人病情出現好轉的消息剛一傳出去,原本招募病人不足的第二期臨床實驗,頃刻間名額就被報滿了。

甚至還有人不要補助,寧願掏錢來參加這次實驗的——都是些在絕望中終於看到一絲希望曙光的可憐人。

藥管局的負責人終於承受不住壓力,跑到慕清實驗室來商量,是不是可以酌情放開一點名額——要是覺得經濟負擔太重,他們甚至可以幫著去跟上麵要經費。

“這可是利國利民,能夠挽救無數家庭的大事情!”那個負責人慷慨激昂的說,“放心,隻要你們藥廠願意多開放實驗名額,跑資金還有申請政策的事都交給我們來辦,審批速度也可以稍微提快一點嘛!”

隻可惜,慕清隻能露出虛弱的微笑婉拒:“真不是我們不願意擴大——而是原料藥的產量有限,我們現在的產能都跟不上需求了。”

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第二期臨床實驗進行2~3年時間,慕清就有充足的時間解決從實驗室生產向工廠標準化生產過渡的問題。

問題是,現在才過去一個多月呢,藥管局就拍著桌子喊要她們擴大臨床實驗的範圍了。

就算把慕清拆了她也做不到啊!

“要政策還是要技術支持,我都可以幫你搞定!”那個負責人難得沒有打官腔,直接拍著胸脯保證,“這個藥隻要通過第三期臨床,我向你保證,至少在醫藥這一塊,國內所有的優惠政策都將向你們傾斜,你的實驗室將成為今年醫學界最出名的實驗室——近十年來,沒有一款新藥的價值能和你們這款藥相比!”

慕清當然也知道這個藥的價值。

“我們爭取先解決大規模生產問題——至於實驗病人的名額,目前頂多再放300個出去,這已經是我們目前人手能承受的極限了。”慕清說。

“你們有沒有在近期擴大規模的想法?如果有的話,我可以幫你聯係一些大型製藥廠把生產車間轉讓給你們,再支援一批技術工人過來,放心,不要你出一分錢,唯一的要求就是,儘快,儘快,把你們的生產能力搞上去!”

慕清有點傻,這……算不算是被追著喂飯了?

不管人家是真心實意想支援她們,看是看準機會想參一股,慕清對條件好的製藥車間,確實是有需求。

之前她本來想著自己建,大不了多花點錢,花點時間而已,可現在看起來,市場壓根就等不及了。

無論是醫生,病人,還是相關管理機構,都迫不及待盼望著這款新藥的問世——哪怕為此大開綠燈也在所不惜。

也怪不得這些人這麼急,畢竟,這可是一款晚期癌症的特效藥啊!

自從現代醫學界出現“癌症”這個名詞開始,這種恐怖的疾病始終就像環繞在人類頭頂的巨大陰影,一刻不得消解。

尤其是晚期癌症,惡性腫瘤開始在人體內大肆擴張,即便是化療和放療這些看起來有效的手段,對癌細胞,反而不如對人體健康細胞的破壞力大。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反而促使患者提前死亡,都是這種治療方案的弊病所在。

而現在,人們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種全新的,對惡性腫瘤細胞有殺滅作用的藥物——而且看起來它的副作用還並不很大!

哪怕副作用就是大一些呢,這種新藥但凡一出世,就將成為醫藥界絕對的明星!

連帶著國內醫藥界,都能在世界麵前好好風光一把。

王醫生所在的科室,很幸運的又多爭取到了四個實驗名額,加上之前的李杏芳,他們科室的實驗病人高達五人。

“這幾個病人以後就是科室的重點觀察對象了,一定要二十四小時詳細記錄所有數據,一點都不能放過,”科室主任飛快的給底下的醫生護士下達任務,“今年明年咱們科室的論文,就靠這一回了!”

這也是醫院和醫生願意參加新藥臨床實驗的重要原因:這些病人的數據,他們是能拿來直接寫論文的。

藥廠也很樂意這些醫生幫他們宣傳自己的新藥,事實上,有越多有價值的重磅論文出現,也就意味著這種新藥得到審批的速度越快。

國內還稍微好一點,像是一些新藥審批已經規模化的國家,無論是尋找合適的實驗病人,還是攻關著名醫院的醫生給新藥寫論文,都能交給專門的代理公司辦,製藥公司省心省事不說,還能把臟活累活全丟出去,自己清清白白,少了很多擦屁股的煩惱。

隻有病人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不過這一回,腫瘤科的主任可不是為了公關費才寫的論文——麵對這麼一款即將成為重磅炸彈的新藥,不好好抓住機會,發一篇甚至幾篇高質量論文,那才是傻子。

他甚至已經把目標直接定位到了《柳葉刀》或者《美國醫學會雜誌》這種世界頂級的醫療期刊上,稍微再次一點的期刊,那都叫浪費!

不說大學裡,其實醫院一樣有發表論文的要求,而且越是大醫院,要求越高。

但是不管怎麼樣,一篇《柳葉刀》或者《美國醫學會雜誌》這種水平的論文,放在哪個科室都能當好幾年的定海神針了。

慕清也忽然就成為了各大醫院院長的座上客。

不少之前對她避之唯恐不及的院領導,這時候都腆著臉湊過來,又是恭維她年輕有為,又是誇她眼光好能力強。

就連慕清以前的研究所領導都歎,可惜當初沒聽她的,開展癌症相關研究,要不然,他們研究所該多風光。

對此,慕清也隻能含蓄的微笑。

另一邊,之前那個拍了胸脯的領導也說到做到,還真幫慕清聯係了幾家國內的大藥廠。

不過對國內能自主研發這麼神的藥,人家多少還抱著些懷疑態度,合作的態度也不是太積極,隻有一家常年虧損的藥廠,對賣出自己的製藥車間倒是頗有些興趣,價格含得也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買房要接收一部分他們原來的工人。

那領導聯係了一圈,隻得到這麼一個結果,臉上還有些過不去,慕清倒是更喜歡直接收購。

畢竟她不缺錢,而且對跟國有企業打交道搞合作,興趣也不大。

慕清去看過那個想賣的製藥廠了,廠子裡的設備都是前幾年剛從國外進口的,生產線都沒開動過幾回,要照現在這個價格來買,她反而是占了大便宜。

唯一麻煩一點的就是要接收工人——但要是能叫她們選合適的工人過來,倒也不是不可以。

又過了幾天,湖東製藥三廠就開始傳,總廠準備把他們賣給一個私人企業了,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也不知道是走了哪位領導的關係,估計就是衝著他們廠的地皮來的。

這幾年,房地產市場漸漸紅火起來,原來壓根不值錢的地皮,現如今也成了緊俏貨,不知道多少人把主意打到這上麵來,就想著把整個廠子鯨吞下來,再把沒用的資產剝離,隻剩下地皮,再高價賣出去。

一進一出就是幾百上千萬,唯一倒黴的,就是被視作沒用資產的原工人們了。

但要說不賣吧,廠裡員工都知道,湖東製藥三廠也實在是撐不下去了。

這個廠子是幾年前,總廠為了迎合市裡對外資引進的政策,斥巨資建起來的合作廠,可惜後來廠子建好了合作卻沒談成,這個廠子的存在一下子就尷尬起來,後來調過來的廠長又說要大力發展自己的拳頭產品,隻可惜折騰了幾年,拳頭沒打出去,自己倒是更虛了,隻能靠總廠的輸血勉強維持。

湖東製藥三廠位置確實不錯,占了一塊不少人都眼紅的地段,總廠那邊其實之前不少人動過心思,可惜這個廠子有不少刺頭,去市裡省裡都鬨過好幾回,一來二去的,這個廠子就變成一塊徹底的燙手山芋,這兩年,總廠的效益也越來越不行了,對這種不能自負盈虧還喜歡惹事的分廠,自然恨不得趕快把包袱甩掉了事。

這不正好碰上領導牽線搭橋嘛,總廠對合作沒興趣,對甩包袱倒是興趣十足。

慕清也是,不想合作,隻想直接買個廠,兩邊倒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談妥了。

“安置一部分工人沒問題,但是必須考核,隻有通過考核的工人才能繼續留用。”在這一點上,慕清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不過相對的,她也願意在出價上稍微讓一步。

對她來說隻是讓了一點點,對於製藥總廠,卻是幾百萬的區彆。

為了這麼多錢,接受這個條件……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他們甚至很殷勤的答應幫慕清解決廠子裡絕大多數刺頭——所以說了,之前喊著管不了,主要還是錢沒到位。

不過一周時間,湖東製藥三廠就來了一次大換血,有本事有關係的都調到總廠去了,格外麻煩的刺頭也都被收拾過了,要麼調走要麼被狠狠壓下去,廠子裡隻剩下一群老實又沒關係的,忐忑不安的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考核。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