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技術上來講,葉玲瓏儘管跟智腦學了不少,但和科技世界的網絡黑客肯定是沒法比的。畢竟,她更多的是依靠人工智能,那些真正的黑客不是說不用人工智能,而是他們自己也掌握著很強的黑客技術。
其實,或許可以這麼比喻,葉玲瓏就像是坐在自動駕駛汽車中的“司機”,而真正的黑客則是可以自己攢一台汽車出來的。
不過,小世界這邊的網絡發展時間不長,而且在網絡方麵也沒有像科技世界那樣的基礎積累。就這麼說,小世界這邊從有網絡開始,人們就是使用千裡傳神上網了,所有東西都是葉讚直接給弄好的。
因此,小世界這邊,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誕生出什麼厲害的網絡黑客。這個世界的人們,也就是可以熟練使用網絡,熟練使用一些應用工具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下,葉玲瓏就憑著手上的人工智能電腦,就足以成為這個世界網絡中的神了。她這邊一個指令下去,人工智能立刻就能完成各種入侵,收集到各種符合需求的資料,包括所謂的“隱私”。
小世界中的那些“網民”們,就像科技世界早期的大多數網民一樣,都還覺得自己在網絡可以隨意說話不負責任。因此,也沒有人想到要刻意去隱藏身份,頂多就是在網絡上用一個不同於本名的網名而已。而且,一個網名通用全網的現象不在少數,同一個網名在幾十上百個論壇發帖子很常見。
而這也就導致了,葉玲瓏這邊收集資料都十分方便,甚至都不需要找什麼證據去證明。她隻需要直接把那些帖子連接都列出來,發帖子的究竟是什麼人,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會覺得一目了然。
其實,所謂“愚蠢的大多數”,並不能說是一個貶意詞,儘管“愚蠢”兩個字會讓很多人不舒服。但實際上,那隻是和“墨菲定律”“破窗效應”類似的,對於某一種人類群體行為現象的歸納命名而已。
“愚蠢的大多數”並不是說這些人智商低下,而是說大多數人會受到群體影響,對於事情的判斷失去獨立理智的思考而已。當他們脫離了群體的影響,自己回過神來仔細去思考一下,可能自己都會覺得自己之前是多麼愚蠢。
當然,哪怕發現了自己之前的“愚蠢”,可能絕大多數人也不會真的承認自己愚蠢,而是會本能的去為自己尋找一個解釋。
“這可不是我蠢啊!雖然,之前的事情上,我的確是判斷錯了,但那是因為……”
而在“解釋”或“理由”上,最佳背鍋獎當屬那些“水軍”,那些彆有用心的煽動者。甚至,為了表現自己的“知錯能改”,大多數人還會用更強烈更極端的方式,去批鬥那些讓自己犯錯的人。
葉玲瓏現在要做的,就是讓“愚蠢的大多數”先知道錯了,知道他們自己在整個事情中都是被利用了。
於是,網絡上所有的論壇,幾乎同一時間出現了大量的帖子,裡邊都是關於那些“彆有用心”之人的信息。一個網名,在十幾個論壇上發帖,內容幾乎都是複製粘貼的,而且名下還幾乎就隻有這類帖子。這樣的情況,都不用說什麼明眼人了,隨便什麼人都能看出問題來。
畢竟,還是那句話,小世界的網絡發展,比起科技世界各方麵都差了許多。
如果,換成是科技世界,大多數人經受了太多網絡事件的洗禮,要麼就是變得更理智或者說“麻木”了,要麼就是更加堅定的相信各種陰謀論。
而小世界這邊,像這一次的事情,人們可以說還是第一次經曆,還屬於是相對比較“純樸”的階段。說白了,就是好忽悠,不管是負麵的忽悠,還是正麵的忽悠,都會有著不錯的效果。
果然,在看到那些帖子,將那些“彆有用心”者揭露出來後,那些覺得自己被利用被忽悠的人們,很快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沒有人願意被彆人當成傻瓜,儘管他們事實上的確是被利用了,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基本的判斷能力,尤其是在“官方”已經揭露出來的情況下。
當然,在這個過程裡邊,葉玲瓏也一樣用到了“水軍”。她通過操縱的水軍帳號,在自己那些帖子下留言破題,對其它人進行了一係列的引導工作。另外,她選擇的水軍帳號,是那些死在恐怖襲擊中的人留下的帳號,肯定不會有那些“彆有用心”者的種種問題。
那些水軍們,在“工作”方麵,各自都繼承了原本帳號主人的特點,發的帖子完全看不出是同一個人或有樣本之類的。而且,這些帳號還各自負責不同的工作,比如有的人一付懺悔的樣子在“官方”帖子中道歉,有的人則是頭頭是道的分析帖子中的信息,甚至還有冒充“彆有用心”之人的。
麵對科技世界的輿控手段,本來在網絡上就沒什麼見識的小世界的網民們,很快就被忽悠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了。
不過,打擊“末日論”隻是第一步,還不足以真正化解網絡上的恐慌情緒。
“雖然證明了這不是什麼世界末日,可世界各地都在爆發恐怖襲擊,似乎也並不比世界末日更讓人安心吧!”有不少人在官方的那些帖子下邊,仍然很是悲觀表達著自己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