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論道大會(1 / 2)

科技大仙宗 大夢遊家 5753 字 11個月前

對於築基境的修道者來說,能夠掌握並施展出來的法術極為有限。五行法術的入門法術被稱為五引,分彆是引火術、引水術、引砂術、引金術和引木術。這五種入門法術,隻是為了讓修道者,能夠熟練引動五行之力,為以後的更高級法術打基礎,因此也基本沒什麼攻擊力。

而在五引法術之後,就是火球術、飛石術、水光術、堅固術和草木回生術。這五種法術,火球術和飛石術是攻擊性法術,水光術是防禦性法術,堅固術是加持性法術,草木回生術不是用來給人治傷的,而是催生草木的。

其實嚴格來說,這五種法術,就是將引來的五行之力凝聚一下,或者丟出去,或者擋在身上。

比如火球術和飛石術,就是將火行和土行的力量丟出去。而水光術,則是將一團水擋在身前,替施法者擋下攻擊。堅固術是將金行之力,施加在兵器和護甲上,增加兵器和護甲的堅固性。草木回生術,則是把木行之力丟在草木上,一般是用在草藥種植方麵,用來催生草木的生長。

這就是築基境修道者,能夠掌握並施展的十種法術,雖然還都能有一些小小的變化,但怎麼變也就那個樣子了。而在這十種法術之中,火球術可以說是唯一的一種,威力還能不錯的攻擊性法術,也是築基境修道者最常用的。至於那飛石術,砸人一下真的也沒多痛,隻是用來乾擾對手的一種手段而已。

這就是為什麼,葉讚給內門弟子們講的第一堂課,會用火球術來做例子的原因了。再高級的法術,他就算是講出來,那些隻有築基境修為的弟子,也根本不會有多麼深刻的感受。反倒是這火球術,在燃燒劑的作用下威力大增,對於這些內門弟子會有極大的吸引力。

當然,其它的法術,葉讚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那飛石術,本來就是飛出塊石頭砸人,但是如果在石頭的形狀上,還有投擲的手法上想些辦法,也一樣能夠讓射出的飛石擁有一定的威能。還有那唯一的防護法術水光術,如果讓水膜中靜止的水流,能夠形成一個旋轉的漩渦,也是會讓防護能力有所提升的。

這個世界的人,對於法術的研究,自然也不是單純的堆法力,在技巧上同樣也有極為深入的研究。

隻不過,在技巧方麵,這個世界的人更偏重於經驗,而不是通過對所有條件的研究去計算出一個最佳結果。

就像那些武技劍術一樣,那些招式之所以最後定型為招式,都是前人經過了千萬次的實戰,通過大量的經驗積累而得出來的結果。但是,你如果問,這一招為什麼會更容易發力,為什麼會更適合真元的流動,可能很少有人能夠以數據的方式回答出來。

科技世界的方法是什麼?一個招式,需要調動哪些肌肉群,怎麼以杠杆原理將力量發揮到最大,出手的移動距離是怎麼樣的,如何將力量最大限度的轉換為動能等等。

所以,可以說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知識,都是屬於經驗學。通過千萬次的施法,找到能夠達到最好效果的施法技巧,至於為什麼這個技巧是最好的,隻能通過結果的對比來證明。比如高級法術中的雷法,他們能夠通過大量的經驗,找出一種雷法最強的攻擊方式,卻未必了解電壓電流的關係,以及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原理。

而這,也就給了葉讚一個發揮的空間。不是說那些經驗的產物就一定是差的,但未必全部都是完美無缺的。因此,葉讚以精確的計算分析,加上一些科學原理的運用,得出更優的施法方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雖然,來聽葉讚授課的,從普通的內門弟子,擴展到親傳弟子,又擴展到金丹宗師,最後連元嬰老祖都來了。不過,葉讚卻並沒有改變講課的內容,沒有因為那些金丹宗師和元嬰老祖,能夠施展更高級的法術,就去直接講那些高級法術的運用。而是繼續講著這些初級法術,甚至連五引之術都進行了更細致的分析講解。

但是,那些金丹宗師和元嬰老祖們,卻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來聽課,而且每一次聽葉讚授課都十分認真。他們發現,葉讚雖然講的是法術的運用,但其中運用到一些原理,對於他們理解五行之道,也有相當的幫助。

其實“道”是什麼?不就是世間萬物存在並運轉的法則嗎!而葉讚帶來的,來自科技世界的,那些科學上的定理定律,本質上不也是對於一些規則的描述嗎?儘管,那些科技世界的定理定律,在這個世界未必能夠完美闡述“道”的存在,但起碼也可以作為一種重要參考。

當然,葉讚不是一個科技工作者,也不是一個理科講師,所以很多東西未必能講清楚。尤其是有些東西,他就算是照搬過來,也無法依照這個世界的種種,而作出無懈可擊的解釋。那些金丹宗師和元嬰老祖們,也並不是盲聽盲從的人,往往都能夠針對那些情況,向葉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質疑。

這就使得,葉讚在給彆人授課的同時,自己其實也能夠有不少的收獲。在與其它人的討論中,葉讚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能夠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什麼偏差,彌補和完善自己的理論。

轉眼間,一年多的時間就過去了。

葉讚在傳道授業的同時,也沒有耽擱自己的修行,《洞虛靈泉妙經》的元嬰篇已經修至大成。肉身的一百零八處竅穴靈泉,與元嬰身上的竅穴靈泉相呼應,海量的法力被儲存在竅穴靈泉之中,並在不斷的吞吐流轉中繼續增強。原本葉讚擔心的,關於三頭六臂的竅穴靈泉問題,也很自然的得到了解決,不過就是一點連接幾個點的問題而已。

隻不過,讓那些內門弟子們感覺到遺憾的是,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相處,哪怕所有弟子都和葉讚很熟悉了,卻也沒有人被葉讚收為親傳弟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