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野蜂飛舞》的難度主要在於手指的靈活度與清晰度,以及對速度的要求比較高,但重複的地方很多,苦練一段時日就掌握了。
倒是那首李斯特的《鐘》……
難度更大一些。
其中的輪指(不同手指重複彈奏相同音符)、輪奏(左右手交替彈奏)、快速變八度、極大音程跳動的斷奏,沒有紮實的基礎和長時間的練習,根本無法駕馭。
隻是:算起來,自己已經有半年多時間沒碰鋼琴了。
學鋼琴的人都知道:長時間不練琴,手指會退化的。
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一周不練,同行知道;一個月不練,觀眾都知道了。
要不要冒著出錯的風險彈《鐘》?
算了,就這個吧!
反正隻要能大致彈出來,應該就能證明自己是會彈琴的了。
他深吸一口氣,輕柔地上琴。
當簡練的前奏過後,鐘的主題便出現了。
鋼琴高音區清脆悅耳的音色與泛音奏法形成短促有力的音符,組成了一連串生動逼真的小鐘的鳴響。
女孩原本不屑的表情瞬間變成了驚訝。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作為一個從小學鋼琴的人,她還是有一定的欣賞水平的。
麵前這個“木乃伊”,在炫技!
她的呼吸開始急促,臉也變得潮紅。
路遙的呼吸同樣也開始急促。
他心中在暗暗叫苦。
悔不該啊!
乾嘛要選這首曲子?
彈得手都要斷了!
李斯特這個炫技狂魔,留給後人的體驗,大概都是如此吧!
不過事到如今,也隻能繼續彈下去。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自己約的炮,含著淚也要打完!
一曲彈罷,他長出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拉跨了。
彈到最後,錯音、音色與強弱已經難以控製了。
但圍觀群眾們顯然看不出來。
沉寂了一會兒,掌聲響起。
“抱歉,彈的有點呲了……”路遙起身對觀眾們稍微欠身致意後,慚愧地對女孩道。
女孩緊咬著嘴唇。
“你彈的這曲子,難度係數很高啊!不過也從側麵印證了你的水平。”
“哪裡哪裡,論難度,這首《鐘》,比起《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還是小巫見大巫啊!那首曲子,三個樂章彈下來要四五十分鐘,消耗的體力跟鏟十噸煤差不多!”
《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世界公認最難演奏的曲子。
“《鐘》?《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女孩一臉懵逼:“我從五歲開始學鋼琴,一直到現在,自以為所有的名曲都聽得差不多了。然而今天我才知道:自己太孤陋寡聞了。”
路遙愣了一下。
五歲學琴到現在,這麼長的時間?
不應該啊?
“你居然沒聽過李斯特的《鐘》?”他有點不可思議,“學了這麼長時間居然沒聽過李斯特的《鐘》?”
女孩臉紅了。
不過這時圍觀群眾裡出現了替她鳴不平的人。
“哥們,你也太裝逼了吧?你說的那兩首曲子或許是牛逼,可我們大多數人就是沒聽說過啊!”一個二十來歲的男青年很不爽地看著路遙:“反倒是這位美女彈奏的這首《秋日星空》,我們卻耳熟能詳!大家都知道它是大鋼琴家萊曼傳世兩百年的經典,怎樣?”
“就是!”
“裝逼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