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來,當導演這個目標,倒也是他那便宜老爹一直以來對他的期望。
如果真的通過搬運前世影視作品成名的話,倒也滿足了童成剛的願望。
也算是替童遙報答了這養育之恩吧!
隻是,這當導演不像搬運音樂作品那麼簡單啊!
回憶一下原主的經曆,這家夥在電影學院也就勉強學了一個學期。
剩下的時間,他就沒好好上過課!
所以關於導演的技巧,路遙雖然是全部繼承,但這繼承的全部,也不過是皮毛中的皮毛。
所以,現在就大張旗鼓拉人拍一部幾十集的《上海灘》,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彆說《上海灘》了,就連他一直很喜歡的和鋼琴有關的電影,《海上鋼琴師》,他也拍不了!
光弄關於鋼琴方麵的場景,他或許可以。
但《海上鋼琴師》可並不是主講鋼琴的。
裡麵牽扯到的時代變遷、文化更迭的那種厚重感,一個隻懂皮毛的導演,是完全駕馭不了的。
更彆說那還是一部外國影片,還涉及到漢化問題了。
正如薑導演在《讓子彈飛》裡的那句台詞一樣: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
步子太大了,容易扯著蛋!
綜合多種因素後,他明確了自己接下來的目標:
儘快惡補導演方麵的知識;同時從回憶中選取小成本、短時間的作品試試手。
隻是,這樣的作品,不大好找啊!
他冥思苦想。
一邊想,一邊無聊地劃拉著手機屏幕。
無意中,他點進了自己發布的那個mv,《算什麼男人》。
刹那間,他靈光一閃。
有了!
音樂類微電影!
這個可是有一個絕佳的片子。
筷子兄弟的《老男孩》!
他依稀還記得自己當初看到這部微電影時淚流滿麵的場景。
微電影中的場景,搭配上那首歌,給了他無數的感動。
《老男孩》11度青春係列短片中最長的一部短片,也是最受大家熱捧的一部片子敘述了一對中學的好朋友在他們中年時,組合成樂隊參加“歡樂男生”選秀節目,因為一首歌讓他們回到青春,回到過去的故事。
這首感人的《老男孩》主題曲同時也感動了所有的觀眾。
他也記得印象最深的一條評論:
“影片以絢麗的鏡頭敘述了這些年輕人以及這個時代的變化,我們為什麼如此感動?原因,可能一樣的,就是經過歲月洗練以後剩下那鑽石一樣璀璨的記憶,或許我們都能在這光與影中間,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關於時光的記憶,關於青春的記憶。
劇中的黑色幽默對於不管是在那個時代裡長大的人,還是現在的年輕人都能引起共鳴。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青澀的歲月裡,都會有很多不羈的想法,有很多天馬行空的夢幻。
但是當大家30多歲的時候,而立之年悄悄過去,生活就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曾經那些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在哪裡?你們正在乾什麼?
你們還記得那些關於青春的日子嗎?你們,還記得,我們曾經的那些夢嗎?當你們想起來這些東西的時候,會輕輕地笑一下嗎?會留下滄桑的、抑或幸福的眼淚嗎?”
這部作品,成本很低,製作也不夠精良,故事也很平凡。
但這些並沒有阻止它大火。
正如金魚竿、金魚鉤也不一定能釣到魚一樣,大成本、大製作的電影也會翻車。
因為內核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