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禮?笑話!你咄咄逼人,居然還要我以禮相待?”路遙嘲諷道:“你們外國人可真是雙標的很啊!”
路易斯壓下怒氣:“我已經和愛麗絲溝通過了:你的獨奏結束之後,我也將上台表演!
如果評委與觀眾一致認為我比你強,我也不想讓你說出認輸,隻希望,你能夠為你的無禮向我道歉!”
路遙冷眼瞧著他:“你在想peach!”
……
愛麗絲的演奏終於結束。
輪到路遙了。
他自信登台,向台下的觀眾優雅鞠躬。
如愛麗絲所安排的那樣,在他坐下之後,大屏幕上,出現了他事先準備好的畫麵。
首先出現的,是多瑙河上的美麗風光。
緊接著,一行字出現。
給奧地利——《藍色多瑙河》。
優美的旋律如春風吹過河麵,令人心曠神怡。
觀眾們不由之主地陶醉其中。
路易斯也有點吃驚。
他從來沒聽過這首曲子。
毫無疑問,如果這真是路遙的作品,說明他還是相當難纏的。
《藍色多瑙河》之後,屏幕上展現的,是匈牙利的風土人情。
致匈牙利——《匈牙利舞曲》。
這是一首有著吉普賽音樂風格的作品。
第一部分的主題,柔和抒情,略帶憂愁。
但隨後的二、三部分主題,卻是以歡快為主。
觀眾們的情緒逐漸被感染。
一曲彈罷,他們紛紛鼓掌。
路易斯雖然不樂意,但也不得不跟著鼓掌。
隨後,他在無臉書上發布了一條消息。
鋼琴玩家路易斯:“瞧,來自東方的跳梁小醜正在獻醜。”
第三首,是給波蘭的《a大調波蘭舞曲》。
結束後,路易斯再發一條:
“無恥的抄襲者正在嘩眾取寵。”
第四首,給德國的《悲愴》。
路易斯有些掩飾不住心中的震驚了。
鋼琴玩家路易斯:“入侵者正在對我們進行文化侵略!”
第五首,給法國的《藍色的愛》,英文名《loveblue》。
直譯:藍色的愛。
“blue”除了“藍色”之外,還有“憂鬱”之意,因此,它的另一重意思,是“憂鬱的愛”。
這首舒緩的曲子,很適合浪漫的法國。
聽完這一首,路易斯默默發布:
“路遙這一首《藍色的愛》的確很動聽。”
第六首,給希臘的《和蘭花在一起》。
鋼琴玩家路易斯:“路先生的才華無與倫比!”
第七首,《克羅地亞狂想曲》。
這是路遙非常喜歡的一首曲子。
明快的節奏,附和戰爭場麵的律動,使得它成為很多視頻製作者,尤其是戰爭類、遊戲類視頻製作者青睞的背景音樂之一。
前世,路遙也經常用它來做視頻的bgm。
如今,在歐洲,他以主角的身份彈奏著這首曲子,配合著大屏幕上的殘垣廢墟,令現場觀眾震撼地無以複加。
在那一刻,他忽然有種君臨天下的感覺。
——沒有人可以在我的bgm中打敗我!
在路遙充滿霸氣的收尾動作中,所有觀眾一同起立,掌聲如雷!
路易斯也不例外。
許久後,掌聲停歇。
他默默發布了最後一條:
“鋼琴皇帝陛下親臨歐洲,已於今日抵達他忠實的巴黎!”
在觀眾們熱切的注視中,路遙回到座位。
“該你了,鋼琴王子。”
他靜靜地對路易斯說。
路易斯苦笑了一聲。
“不用了,路遙先生。”他說,“已經不用比了,我認輸!”
“???”
路遙徹底無語。
這,
難道兩個世界的fa國,都是一個吊樣麼?
沒有人可以在fa國頭像之前占領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