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他總感覺這樣做有點不太好。
似乎對不起一個人。
“那個,雖說和我的祖國相匹配的一組樂曲還未達成,不過我想到以前看到的一個故事,以及為這個故事所創作的樂曲,你要不要聽一下?”
愛麗絲點點頭。
“我要說的,是一個歌頌愛情的故事。”路遙整理著記憶,不疾不徐地說,“故事的名字叫:《化蝶》。”
“《化蝶》?是變成蝴蝶的意思嗎?”
“對,是這個意思。它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你可以把它看做成一個神話傳說。”
路遙解釋道。
隨後,他將故事徐徐道來。
“故事的背景,是一個架空世界,地點:古代種花家,浙東省上餘祝家鎮,具體年代不詳。
鎮上的祝員外,有一個女兒,名叫祝英台。
她長得很漂亮,也很有才華,就像愛麗絲小姐一樣。”
說著故事,他不忘吹捧一番愛麗絲。
“那個時候,傳統的觀念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意思是:女孩子家,不用學太多文化知識,會認幾個字就行。
但祝英台不是一般的女孩子。
她很喜歡學習。”
按照當時的觀點,這麼有才的祝英台,應該是太“缺德”了吧!
他心裡暗自吐槽了一句。
“幸運的是:祝英台的父母很寵愛她。
於是,她便有機會說服父母,女扮男裝到餘杭讀書。
途中,她邂逅一個名叫梁山伯的青年男子,兩人情投意合,折柳代香,結為兄弟。
三年同窗,兩人情逾骨肉,有時候甚至秉燭夜談,同床而眠,但梁山伯卻一直不知道:他的結拜兄弟,實際上是個女子!”
“等等,這怎麼可能?”愛麗絲忍不住打斷他:“你剛才說了,祝英台是一個漂亮的女孩子。
一個美女,假扮成男的,居然可以騙過梁山伯,而且,一騙就是三年?這也太荒唐了吧?”
“……愛麗絲,這是傳說,不用在意這些細節。”路遙說,“再說了,其實這個也沒什麼,我們國家以及大寒冥國的很多男明星,如果穿上女裝,你未必能看出來他們是男人。”
愛麗絲仍舊覺得不可思議,但在看了路遙特意選取的幾個明星照片後,她不再有異議。
“繼續往下說:梁山伯不知義弟是個美女,但祝英台卻愛上了這個義兄。
好景不長,祝員外因為女兒三年不回,不停發書信催她回家,祝英台隻好退學。
臨行前,趁梁山伯外出,委托師母,就是老師的夫人做媒,撮合自己與梁山伯。
梁山伯回到書院後,得知真相,立即趕往祝家鎮。
誰料祝員外早已將女兒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祝英台雖百般哀求,無奈父親執意不肯退婚。
梁山伯來遲一步,如遭晴天霹靂,回到家中,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很快病逝。
祝英台驚聞噩耗,痛不欲生。
出嫁途中,她脫去新娘服,到梁山伯墓前哭祭。
突然之間,天地變色,墳墓裂開。
祝英台遂投墓殉情。
兩人化作一雙彩蝶,永不分離。”
聽完整個故事,愛麗絲美麗的藍眼睛蒙上一層霧氣。
“好美的故事,兩個相愛的人,變成蝴蝶雙宿雙飛,那畫麵,想想就美的無法形容!”
“好的故事和畫麵,當然要配上好聽的音樂。”路遙說,“所以才有了這一首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樂曲——《梁山伯與祝英台》!”